第174节
第(2/3)节
们去看看地方。马上天都晚了,要再没合适的地方,我们可得赶紧回去。”
江海潮笑容满面:“当然可以,不过咱们先说好了,每人每晚10块钱。要是你们人多觉得亏,100块钱住一晚,随你们怎么打地铺,不要把房子弄得一塌糊涂就行。”
大姨也痛快:“房子条件好就没问题。”
江海潮拔腿就跑:“那我去打个电话,说好了就带你们过去。”
嘿嘿嘿,要是这事儿办成了的话,哪怕李涛家的房子一个月只租出去一次,只能挣三四十块钱。一年下来也有三四百块,差不多够他交学费了。
嗯。他们少先队没人辍学,她这个大队长拿十佳少先队员的荣誉就一点也不心虚。
第109章
神奇的卡拉ok
江海潮的电话打给了派出所。
虽然李涛现在吃住都在敬老院(老人真的太孤独了,竟然都不嫌弃他),但敬老院穷啊,根本没装电话机。
周警官接了电话,下意识地感慨:“你这个妹头啊,真是的。”
真是什么呢?他都说不清楚。明明那么嫌弃李涛,却还是想方设法帮人解决困难。
江海潮没空听他絮叨,反而觉得大人好奇怪:“我是大队长啊,这可关系是我们少先队的荣誉。(嘿!李涛这种人怎么变成少先队员了?真是侮辱了少先队员。)周叔叔,你赶紧去问吧,我马上要带人过去呢。”
答案当然是没问题。
甚至江海潮带着人去李涛家,还是李涛奶奶又抱来了新被子,一个劲儿地跟客人强调:“都是新的,干净的,好的。以前这里招待的都是干部。”
是不是非干部不得入住李家,江海潮不知道?但小洋楼收拾的窗明几净却是真的。
明明都一个礼拜没住人了,桌台窗角却看不到一点灰尘,可见一直被精心照应着。
鉴于李涛是个连开水都不会烧的家伙,照应房子的人是谁?不言而喻。
小学生们当了回向导,完成了交接工作,心满意足地告辞离开。
原来助人为乐是真的快乐啊,很有成就感。哪怕被帮助的对象是他们看不上眼的人。
他们还是很厉害的嘛。大人们都一筹莫展的事,竟叫他们给办成了。
嗯,9岁甘罗可拜相。他们赶不上甘罗,但起码也往这个方向靠了靠啊。
周警官心情有点复杂,对着小孩子们感慨万千:“你们不比甘罗差,人家甘罗的爷爷可是丞相。”
他的本意是想表达干罗家庭背景深厚,而后才有个人能力加成。
结果小学生们更加赞叹,乖乖,原来甘罗背景深厚啊。
那他可更厉害了。
搞得周警官自觉鸡同鸭讲,只能挥挥手招呼他们赶紧回家去吧。
大家欢欢喜喜走上大街,外面已经星光满天,还有半轮月亮挂在天上,真像是月亮船。
陶静抒发感慨:“他奶奶其实还是关心他的吧。”
只是养他的话,麻烦太多。那份关心抵不了那许多麻烦。
不过有总比没有好。
杨桃和自己的表姐妹们互看一眼,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杨婆奶。
嗯,她们也是关心杨婆奶的。只大家还是少打交道,彼此会舒服点。
高强兴致勃勃:“哎,你们说,等梨子和石榴都摘完了,还有什么可以摘呀?”
没东西摘的话,估计单靠一个会场,也难吸引多少城里人到江口去。
那李家的房子可租不出去几回。
大家七嘴八舌,没了梨子还有柿子呀。柿子更多,村里好多人家都长了柿子树呢。
这树实在好活,根本不用管,到了10月份就叮叮挂挂,一树的红灯笼。
大约是因为长得太急太快,反正柿子甜归甜,倒也没让小孩多稀奇。甚至有的人家柿子就白长着送给鸟儿吃,自家光看个红彤彤的热闹。
江海潮掰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