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8节

第(3/4)节
有些好笑,顾及云榕的面子,她把话题转到了别处。

    冲着云榕叫的那声三嫂,萧时善也可大度地不予理会,但这种逮着机会就踩的举动也忒讨厌了。

    时近中午,几位姑娘各自散去,萧时善心里有事,回到凝光院,立马叫来了常嬷嬷。

    “姑娘,什么事这么急?”常嬷嬷惊讶地道。

    萧时善问道:“嬷嬷,昨日我跟你说的事,你可跟张大哥说了?”

    “还没来得及说呢。”常嬷嬷一般在国公府住着,外头虽然有住所,但不经常回去,“我想着这两天找个空儿回去一趟,姑娘有急事要办?”

    本来是不急的,现在事情摆在眼前,自然就急了,萧时善琢磨着也不必往后拖了,不妨趁着此事看看这个张亨是否是个可用之人。

    “恐怕得劳烦嬷嬷跑一趟了。”萧时善将事情简单地说了一下,想了想又补充道:“打探清楚今年有哪几支龙舟队能进入端午当日的比赛,即使得不到明确答案,也要给个大致范围。再将这几支龙舟队往年是否参与过竞渡,组队的时间长短,各自的战绩都打探打探,最好问清楚是哪家组织的队伍,把这些都弄明白,先列个单子给我瞧瞧。”

    常嬷嬷越听越不对劲,姑娘打探这些是要做什么,若是只想跟着夫人们赢些彩头,需要打探得这么细?

    萧时善支着下巴道:“先这么着吧,嬷嬷今日就回去跟张大哥说一声,尽快给个信儿,然后再说后面的事。”

    第十五章

    得了萧时善的嘱托,常嬷嬷也没耽搁,出了卫国公府径直往猫儿胡同去了。

    常嬷嬷本是梅氏的陪房,家里那口子大小也是个管事,曾帮着梅氏打理田庄,后来梅氏仙逝,张管事被换了下来,没几年就因病亡故了,留下了孤儿寡母无人看顾。

    原本常嬷嬷有一儿一女,除了大儿子张亨,还有个小女儿,从生下来就孱弱得像个小羊羔,没到周岁就夭折了。

    毕竟是十月怀胎生出来的,常嬷嬷每每想起就难忍悲痛,没过多久,梅氏又因难产而亡,留下了尚在襁褓的小小姐。常嬷嬷瞧着这孩子便想起自己那个福薄的闺女,因此照顾得愈发尽心尽力。

    常嬷嬷在侯府当差不常回家,张管事去世后,张亨也就无人管束,虽然生得人高马大,却至今没个正经活计,成日里呼朋唤友,不务正业,令常嬷嬷时常头疼挂心。

    昨日听了姑娘那番话,常嬷嬷心里着实高兴,正寻思着找个空儿回来一趟,跟儿子好生说道说道。

    因着端午将至,每逢节下事情就多,卫国公府比安庆侯府讲究,很多事情要循着旧例来办,常嬷嬷又是个爱操心的,一时脱不开身,本想过完节再回来,没想到今日姑娘又跟她说了那些话,她听得云里雾里,生出几分疑惑,便向姑娘询问因由。

    萧时善哪能直愣愣把事情全抖搂出来,见常嬷嬷问起,她便淡定如常地说道:“打听得清楚些是为了有话可说。端午那日,老太太和太太们要去金水河畔看龙舟赛,我在边上陪着,若是一问三不知岂不是扫了大家的兴致。”

    常嬷嬷一听也是,姑娘性子好强,原来是为了那日在老太太跟前挣个脸面,心头的那丝疑惑散去,一心想着让儿子把姑娘吩咐的事儿办好。

    正午的阳光有些灼人,常嬷嬷一路走来,路上停歇了两次才到了胡同口,走进弯弯绕绕的胡同,到了自家门外却见大门紧闭,上头挂了一把铜锁。

    常嬷嬷心道来得不巧,不知又往哪儿胡混去了,可姑娘催得紧,这会儿已经到了家门口,不妨再等等看。

    掏出钥匙开了门,常嬷嬷进门后,特地到灶房瞧了瞧,米缸里的米都见底了,哪像个过日子的样子。

    常嬷嬷板起了脸,打定主意要把张亨训斥一番,哪知她左等不来右等不来,正是焦急之际,忽然听到外头有动静,她出来一瞧,恰好看到张亨湿着衣裳走了进来,手里还拎麻袋似的拎着一个人。

    “这是怎么回事?”常嬷嬷大惊失色,急忙跑了过去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