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2章

第(1/2)节
    “不必了。”嬴政缓了缓气,挥手让宫人退下,“朕还不知道接下来要气多少次呢,都不必摆了。夏无且来候着就是了。”

    【对民间,胡亥继续秦朝的高压统治,大兴民役,修造阿房宫和骊山墓地,追求起穷奢极欲的生活,民怨四起。

    而胡亥又没有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赫赫威名,于是六国余孽纷纷起义,各地烽火不断,中原大地再次陷入一片战乱。

    在这些六国遗民掀起的战争之外,另一股势力走上了历史舞台——农民。当然,那就是之后要讲的事了。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有敌国外患。秦朝,就这样在短短三年间“楼塌了”。】

    “三年。”嬴政站起身来,缓缓踱步。他的足音一声一声都踏在群臣的心尖上。

    三年啊。

    他感觉自己要笑出声来了。

    嬴政也是第一次知道,人在愤怒到了极点的时候,其实是平静的。

    ——但他觉得自己疯了。

    他要是没有疯,怎么能听到大秦在他死后三年就灭亡的屁话呢?

    “三年?……哈哈,有谁能保证自己三年就能亡国?”嬴政发现自己真的就这么笑出声来了,“就是在皇位上放一只豕(猪),它也不能在三年里灭了大秦!”

    蒙毅见皇帝已经被气得说起了胡话,急忙使眼色叫夏无且上前诊治。而夏无且老神在在,不动如山。

    身旁的冯劫侧首悄声对他说:“陛下已经生气了,就让陛下把火发出来。要是陛下一直憋着,那才不好呢。”

    【赵高是胡亥的老师,与他是天然的利益同盟。

    但是,不说赵高,秦始皇晚年最宠爱的儿子就是胡亥,李斯作为大秦相国也居然没有意识到胡亥“蠢的无法掌控”的本性,试图拥立他以求权力。

    是这些人同时眼瞎了吗?

    是的,在秦始皇在世时,胡亥作为幼子,需要父皇的宠爱来谋求生存。这证明他的伪装极好,竟然能让秦始皇宠爱他很多年,这说明胡亥不是个蠢材啊!

    怎么他登基以后就放飞了自我,开始了一系列不可理喻的行为呢?

    《史记》中有着有这样的记载:

    在登基后,胡亥想:人生于世,时间像流水一样滑过,恍如白驹过隙,倏忽而已。我现在君临天下,当然要吃好吃的,玩好玩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享尽人间欢乐,实现自己所有的心愿,长长的活下去,才不枉来人世间这一遭。

    不然我干嘛要隐忍这么多年讨好父皇的欢心呢?

    于是他开始放纵自己变蠢。

    蠢着蠢着,就聪明不回去了。】

    其实历来有“古太子不将兵”的说法,有人认为扶苏监军上郡就意味着从继承人的考量中退出。学界也有人根据《赵正书》认为胡亥本来就是嬴政认同的继承人,没有矫诏一事。

    但是这里一方面是因为胡亥即位后的操作太蠢太蠢了,他即位后杀兄杀弟杀姐妹的操作令人智熄,真真是“自灭九族”,如果他真的是正义一方,……我不懂他。,我不是很认同秦始皇英明一世结果在继承问题上这么眼瞎;另一方面是因为秦始皇崩于沙丘太过突然,远远不是他个人能料到的,我觉得他带着胡亥说明不了什么。康熙南巡什么的带的也不是太子是吧。

    所以本文采用《史记》中的说法:胡亥是矫诏上位的。

    毕竟这是小说嘛,不是正史,就当是私设啦~~

    第26章

    《过秦论》

    “蠢着蠢着,就聪明不回去了。”

    张良看着天幕上胡亥的脸隐去,心中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微妙。

    他出自韩国贵族世家,祖父连任战国时韩国三朝的宰相,父亲也连任韩国二朝的宰相,可以说整个张家是与韩国同呼吸。

    所以,在秦朝灭掉韩国后,他虽然年轻,却也决心把自己的一生奉献到反秦事业中去。

    精通谋略的张良知道,只要秦始皇还在世,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