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分守己当昏君 第53节
第(2/3)节
兵吏喝过茶,还哇啦哇啦给她讲了朝上?的八卦。
“……都传遍了,那可是御史言官啊,奉天门?外就摁倒缠足了……”看热闹追热点是刻在每个人骨子里的,陈御史事?迹够独特?精彩,传播范围早就从当日上?朝的官员,播散至都算不?上?官的寻常兵吏,然后被作为典型案例,用?来给百姓们?宣传科普——
也算是一种?如陈御史所愿的‘文死?谏’且‘留其?名’了。
此事?风传到何?等程度:宁三娘根本不?用?等这五城兵马司的人讲给她听,九月十五当天,她夫君周坊回家后,就眼睛瞪的像铜铃,激动给她讲了这个八卦。
之?后宁三娘跟周坊同?僚的妻子,诸如杂造局、颜料局、皮作局的几位‘大使’夫人们?小聚的时候,还听到了其?余八个版本……
“太太,点上?灯再?做鞋吧。”
外头天有点阴,婆子来点灯。
宁三娘的下一针还是没落下去,心里依旧有些犹豫不?安,她担心朝廷这只是一下子的旨意,若是将来又不?管了可怎么好。
女儿虽然才六岁,却也缠了两年足了。
其?实他们?家开始的绝不?算早的,宁三娘也不?能够狠下心来,给女儿缠的厉害:因她自己娘家很寻常,只是京畿附近的农户之?女,打小要做活的,家里也没耐性去寻三姑六婆来给她缠足,以免耽误了她干农活,且家里女儿多,也不?指望她嫁的多好。
但是女儿的境遇跟她便不?同?了。
总有人来跟她说,如今大小也算个官家姑娘了,你现在不?舍得她吃苦,将来寻不?到好人家,岂不?是要吃苦一辈子?
有的女眷还会隐晦打量她的天足,话语间隐藏含义?很明确:你是命好嫁的早。
宁三娘再?看丈夫几个同?僚家,女儿都是学着‘官宦小姐’的样子安排了缠足。
她像是被卷在水里的金鱼,也如此往前游去。
头一回,孩子不?懂为什么要这样痛,抱着她哭着喊了一夜娘。
她也哭了一夜。
她只是个最寻常的人,既想要孩子在世俗意义?上?过的好,又对孩子狠不?下心来。
到头来女儿这两年缠的还是不?如旁人家。
如今倒好了。按着这道大诰,女儿一旦放开如常奔走,将来会是与天足无差。
然而事?儿到了这,宁三娘反而瞻前顾后起来。
索性先放下了鞋,就着灯重新拿起了那本《禁绝缠足诰》的书来看。
每次看到这本纸张洁白,看起来就带着御书贵气的官印本,宁三娘就会有了些底气:朝廷得破费多少啊,给百姓们?都发这种?御书!那必不?是天子一时的兴致。
何?况……她翻开来,里面这么些天大的官老爷,都痛斥缠足,更表态他们?自家从此绝不?给女儿家缠足。
不?过比起那些朝臣们?复杂的辞藻,什么‘顺承天命,保兆亿民’,她还是更愿意看写在最头里的两篇文章。
那句‘天下妇孺何?辜,竟要无罪而陷于剕刑’,让她不?免抱着女儿哭了一场。
当时那么小的孩子缠足受的罪,在亲娘看来真的是剜心,跟剁她自己的脚一般痛。
宁三娘又翻过一页,看于璚英所列的累累事?例,俱是缠足女儿奔逃不?便,在各种?天灾人祸中殒命的缘故,更是心惊肉跳。
是,她跟女儿有幸活在京城,天子脚下是绝不?会遭遇战乱的(朱祁镇:难说)。
但地震、暴雨这种?天灾可不?管是不?是京城!
宁三娘的手指抚过‘高?朝溪’和‘于璚英’两个名字,诰书上?明白写着,禁绝缠足事?正是这两位姑娘首倡。
她想起女儿疼得彻夜哭的样子,心道:若此诏真能长久下去,她情愿自己花银钱给这两位菩萨供平安海灯。
说到底她的犹豫,只是怕将来朝廷此法度松弛,女儿又落得尴尬境地。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