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顺治的宠后日常 第50节
第(3/6)节
”
皇帝想了想,说:“没有。”
“这症起得奇。娘娘今日饮食、行动有异于往常嚒?”太医又换了个问法,饮食、行动,总不是万岁爷能详知的。
“夜里去看了三阿哥,回来就……饮食都跟往日一样。”福临细想了想忙道。
太医听说皇后去看过三阿哥,暗忖“喜脉”必是诊错了。皇后既是去探了龙嗣,肯定想到自己大婚小半年,还未有“喜信”,子嗣艰难,难免“急火攻心”,又叠上经期,引致“血崩”。
想再切脉细诊一番,看皇后翻着腕子跟皇帝十指相扣,明显是不想再给诊,万岁爷又急切地问:“碍事嚒?可有医治的法子?”只得斟酌着说:“依臣看,不碍事,臣开个固本培元的方子,娘娘放开心怀,慢慢养着就好了。”皇帝这么关切,事事比皇后自己知晓得更细致,又抢着回话儿,太医先不敢说症候厉害,又不能说药到病除,加上“放开心怀”这样看不见摸不着的条件,若是一直没养好,就是一直没“放开心怀”罢。
如有天助,又听皇帝说:“固本培元,不吃药能有什么法子?”太医听了这句就是救命了,不吃药,太医能怎么治症。既然不吃药,医不好也不是太医医术不济。更兼他到底没诊明白皇后的症候,固本培元是万能方剂,什么症候都适用,身子强健自然百病自愈。
于是慢悠悠回说:“刚宫中姑姑说已经吃过成药,再吃方剂怕药性相冲,反于凤体有碍。若是症候不急,食补也是一样,多吃山药、鸡头米的汤羹,鹿肉、鱼虾也宜多食,止血前切莫下地,以静卧为主。”
金花听到太医说“切莫下地”,心想总算说到重点了。这个太医着实啰嗦。先是问“泛酸呕吐”,莫非识破了她有孕?转念想连太医都诊出“喜脉”那就是娃娃还在肚儿里,忍不住欢欣,往福临怀里拱了拱,张着手寻到福临修长的手,五指往他手缝儿里一勾,虽他心思还在太医问话回话上,但仍自然地挤走两人掌心的气儿,弯着指头把她柔嫩的手扣住,十指交缠。这一番小动作行云流水,让她心头一暖。
歪着头跟皇帝说:“万岁,吃了姑姑的成药,是好多了。让太医先退下吧。”她想跟他商量慈宁宫请安的事儿,太医在跟前儿反而不好说。
作者有话说:
不足四千周日补。
第96章玖陆
寒冬里,太医闹了个满头汗,贴身的衣裳都湿透了。从坤宁宫寝殿出来,他用马蹄袖的袖口抹了抹额上的汗,叹口气往外走。坤宁宫的小太监一路斜签着身儿,引着送出来。憋了几憋,想问问太医主子娘娘的病,可是想到之前宫里的小太监金文只因多说几句话,被大太监吴良辅知晓,就被送到敬事房打了个半死,终于还是没问,默默送走太医,又静静回来,依旧侍立在廊下。
自从皇帝整肃后宫,连吴良辅和吴禄、吴不服这爷仨,最得主子意的奴才,也不敢在御道聚头议论主子的闲事儿。今夜三人也都缩头站着,间或换个眼风。想想以前,三人还能热火朝天议论皇帝是不是钟意皇后,简直恍如隔世,如今,借他们十个脑袋也不敢议论这两位主子。而且,皇帝是不是钟意皇后这事儿还值得费唾沫星子议论?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正站着,就听里头皇帝那把威仪深沉的声音唤人:“吴良辅。”
吴良辅忙小跑着进前,跪在寝殿门口应一声,皇帝听他进来了,继续说:“到杨庶妃宫里传一声,宝音这月调在坤宁宫伺候。”吴良辅应着出门,心想不过是个老嬷嬷,还值得兴师动众专门传旨,再转头一想,皇帝主子现在越来越不容人置疑,兼牵扯着坤宁宫,再小的事儿也是大事儿,得当个大事体认真办。
带上吴禄和吴不服两人往杨庶妃处去,路上,吴禄终于忍不住,说了句:“干爹,不过是个老嬷嬷,我跟吴不服,不拘谁去说一句就成,哪值得您老人家专门走一趟?”结果话音刚落就接了吴良辅一个大耳刮子,听他骂:“小兔崽子,你不想活了,我还想多吃两年饭!现在只要跟皇后娘娘有干系,哪
第(3/6)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