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顺治的宠后日常 第13节
第(2/4)节
来找臣弟,说起选秀之事……”博果尔说到这儿顿了顿,斟酌应该怎么说。来之前他已经想了千般措辞,到了顺治帝面前,被他的威严一压,就有点想不起来了。
顺治帝瞅着自己的十一弟,他今年十五岁,身量还没长足,比自己矮半个头,胜在眉清目秀。小的时候他们哥儿俩出门,外人一看就知道是亲兄弟,但是要说哪里一样?又说不上来。大约是神似。
顺治帝说:“昨日太后提起选秀拴婚之事。大贵妃说,要个模样儿好,口齿伶俐的,皇弟可是要说这个?”
博果尔听顺治帝说起“模样儿好”,有些不好意思,微笑着摇了摇头,很快又想起这次进宫的正事,说:“主要是皇叔说,让臣弟务必不要蒙古女子,选个满人。”
顺治帝听了皱了皱眉头,抬起眼睑盯着博果尔:“怎么说?”
博果尔在顺治帝犀利的目光里,硬着头皮小声说:“皇叔觉得现在宗亲府中,蒙古的福晋、侧福晋、格格也太多了。”他故意回避了皇后也是蒙古来的这一茬。
郑亲王济尔哈朗的意思,“北不断亲”当然重要,但是也不要一水儿的蒙古女眷,再往后几代,所有的宗室血脉都流着蒙古族的血,跟蒙古千丝万缕的亲缘关系未必是好事。
在关内坐天下,蒙古四十九旗的助力就没打天下时候那么重要,这种情势下还让宗室个个跟蒙古联姻实属犯不着。郑亲王济尔哈朗的儿子济度娶阿拉坦琪琪格的姐姐时,他就有点替济度憋屈,好在婚后两人琴瑟和谐,他也不便说什么。
如今,趁着要给皇子、亲王、郡王、贝子们选秀拴婚,干脆破例就从皇子的博穆博果尔起。郑亲王济尔哈朗听到选秀的风声,马上跟博果尔恳谈了一夜,博果尔也不耽搁,第二日就来找顺治帝了。
顺治帝明白他的来意,不露声色,也不应许,让博果尔早些去大贵妃处,于是博果尔告退出来。
傍晚,福临特地比往常早了片刻去慈宁宫,他到的时候,金花的舆刚转过弯。她的舆还没落地,他先朝她伸出手。
等舆落地,金花站起身,一只脚立着,扶上他的手,仍旧迈不出来。金花正着急,福临松手,弓身两手揽上她的腰,把她从舆里抱出来。
金花不当心,旗装的袖子撸起来,两条温润的胳膊胡乱搭在福临颈上,落地的时候他一歪头,胡茬儿正刺在她柔嫩的胳膊上。
她心里一悸。
作者有话说:
感谢各位宽容。
无以为报,稳心肝文。
第22章“扑通”
福临听着自己心里“扑通扑通”。
一直以为那次喝了那碗古怪的凉茶,手里捧着这个妙人儿,心里的鼓躁已经到顶了……不想,这么众目睽睽之下,他不过是手臂环着她,帮了她一把,这颗心反而呼之欲出。
扭了扭头,下巴蹭在金花玉白的胳膊上,微微的凉透过胡茬传到脸上,他忙松了手,把她从身上卸下来。
福临一只手不着痕迹地捂在胸上,低头看她,她过了半晌才抬起脸来,仍旧是那种没来由的笑,细小声音的一句:“表舅舅。”
心熄了,微微酸涩不好受的滋味在心里翻涌,一颗心像被娃娃柔软的小手捏了,无处发作的暗火。
难得夏日里天高,天边正有几朵厚云,夕阳一会儿躲在云里一会垂在天边,照着这一群人,一会儿脸红一边脸白。
金花扯了扯袖子,趁人不备抚了胳膊上鼓起的密密麻麻的鸡皮疙瘩,不露声色使劲喘了两口气,把心里的悸悄悄熨平了。
旁人看起来是她正在鼓劲儿,要瘸着开步了,小宫女乌兰忙走上来搀她,她跟在福临身后,一瘸一拐进了慈宁宫。右脚的伤疼得她直皱眉头。
太后瞧着金花的步态,禁不住眉心皱成一个“川”字。昨天刚夸了她,今天就这么着,别的不说,走路当真难看,全无仪态风度可言。以往是个婷婷袅袅的美人儿,如今……
太后眼风坦然扫到皇帝脸上,他倒
第(2/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