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反派的逆袭 第60节
第(2/3)节
也不会拒绝。
李慕一行顺利见到知府,原本就因为李慕的厚礼,对他们十分热情的知府,在听他们说明来意后,顿时更加热情了几分。
李慕要在梁山创建门派,这跟他没多大关系,如今这个时代,朝廷跟江湖的割裂比明朝时更甚。
谁都可以占据一座山头开宗立派,只要不明面上为非作歹,朝廷通常不会管。
江湖恩怨导致的杀戮,只要无人报官,朝廷同样不会管。
但李慕要剿灭梁山贼寇,这就跟他有关系了,再怎么说也是一份不大不小的政绩。
刚开始知府不了解李慕的实力,还有些迟疑,在李慕露了一手之后,知府便再无顾虑。
当即派出二百乡兵,由两名都头率领,随李慕一行前往梁山剿匪。
北宋兵制,五十人为一队,设队正,两队为一都,设都头,五都为一指挥,设指挥使。
说是剿匪,实则就是去走个过场,想靠乡兵剿灭梁山贼寇,那根本就不现实。
这次剿匪的主力,是李慕几人。
阮雄已经习练九阴神功和华山剑法一年多,武功比以前高了不知道多少倍。
他因为练刀多年,玄鹤刀法的造诣不低,但华山剑法又比玄鹤刀法更加精妙,他两样都不想放弃。
是以他专门让王铁匠给他打造了一把横刀,这横刀刀身笔直,刀尖锐利,与剑同宽,却比剑厚重,既可以发挥刀法的劈砍威力,也能当成剑使。
许家两兄弟,许世英和许世豪,从小习练家传飞虎拳,徒手武功相对精湛。
但这两个月也习练过华山剑法,虽不算精熟,但用来对付那些,就是普通人拿起兵器的蟊贼,却也绰绰有余。
第八十四章水泊之战
济州府距梁山不过一百五十里,队伍仅用两天便赶到地方。
梁山四面环水,水泊辽阔,非乘船没有出路,典型的易守难攻地形。
水面茫茫荡荡,一望无际,四处遍布大片芦苇丛,可轻易藏下千舟万军。
兼且水泊之内港汊千条,水路错综复杂,不熟悉地形者想要剿匪,只能是有来无回。
济州府的乡兵多为附近县镇居民,对梁山水泊倒是有一定了解。
之所以每次剿匪都无功而返,一者敌暗我明,梁山贼寇惯于藏在各处芦苇荡中,设下埋伏。
在官兵舟船经过时突然杀出,打官兵一个措手不及。
二者这伙梁山贼寇水性精熟,可潜入水下掀翻官兵的轻舟。
最后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乡兵根本不存在战斗意志这种玩意。
往往是贼寇刚刚呼喝着杀出,便因陡然遇袭心慌意乱,溃不成军。
这次情况却大不相同,乡兵准备好轻舟后,李慕一行乘舟先行,只带一名最熟悉水泊环境的乡兵指路。
二百乡兵分乘二十五舟,跟在他们身后十数丈外。
这轻舟满载的话,每艘可乘十二三人,但为了兵士能施展得开,通常每船只载八人,两人划船,六人警戒。
李慕这艘船由许家兄弟划船,李慕独自立于船头,腰悬长剑,一袭青衫干净利落,俊逸潇洒之极。
阮雄与阮星竹父女各持横刀长剑,警惕的在经过的芦苇荡中细细查看。
如此相安无事的前行半个多时辰,轻舟已经划过十数里路程。
前方是一片覆盖面积广阔的芦苇荡,在芦苇荡间,有一条条宽仅丈余的水道,港汊纵横交错。
这种地形在水泊中,不异于陆地上的一线天地形,最是容易遭到埋伏。
那指路乡兵紧张的道:“李大侠,前方芦苇荡便是最易遇伏之处,我们几次进水泊剿匪,皆在此处遇袭。”
李慕默默点了点头,在距离芦苇荡不到十丈距离时,他目光忽然一凝。
微微偏过头,对船上几人道:“竹妹,岳父大人,大舅二舅,你们自己当心。”
说完这句话,他就此自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