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歌 第123节
第(2/3)节
澄自那日收到马廷庸的信,就知道,一计不成,计计不成了。高家彻底完了。
尤其陛下是绝不会让他死,他若是死了,高家男丁怕是一个都不能留。
他这会儿也清醒了,不敢再贪心了。
立刻修书一封给马廷庸,恳请马大人捎信给曾庆国,恳请他到时候只管彻查,尤其是查他一人。
只要他的罪责够重,他怎么死都无所谓,只要能保住高家男丁。
他现在恨不得自己担住所有的罪责。
都说高关澄糊涂,可裴岘知道他不糊涂,他只是求得太多,太贪心了。
马廷庸都知道他的想法没错,只是太急了,所以成不了。
腊月二十三宫中祭祀,礼部的廉亲王已经上了年纪,就不怎么主管这些了,是驸马傅明义主持祭祀。
静义公主打发傅嘉宜来看赵幼澄,大约是问她会不会进宫过年。
毕竟去年她和太后娘娘祖孙和睦,一起过的年。
傅嘉宜来太微宫,想说的可不止这一件事。她被关在家里几个月,快憋坏了。
见赵幼澄就说:“你怎么还是病怏怏的?这都养了多久了?”
冬青真是见了傅嘉宜就心生怒意,尤其见不得她这么说话。站在背后挂着脸小眼睛一眼一眼的看傅嘉宜。
赵幼澄也不恼,只是问:“看来你觅得如意郎君了?”
一句话就让傅嘉宜没话说了。
她垮着脸:“嫂嫂当你是挚友,自然什么话都愿意和你说,可你的心思却不够光明磊落。”
赵幼澄用看傻子一样的眼神看她一眼,问:“找我什么事?”
傅嘉宜其实有自己的朋友,京中的小娘子们那么多,只是赵幼澄不爱交友,所以那些小娘子大都以为她身份尊贵,深居简出,在家养病罢了。
“母亲打发我来看看你急,你不去看母亲,可母亲还是惦记着你。”
赵幼澄:“不是你让我少登门的吗?”
傅嘉宜:“……”
赵幼澄又说:“我的年礼都已经送到府上了,怎么会没惦记着姑母,你头上那根红玉的簪子就是我前几日送去的,这不在你头上戴着呢。”
傅嘉宜么诶次都受挫败,恨恨说:“我自是比不过你,你也不用这样说我。你是陛下加封的长公主,太后娘娘把你捧在心尖上,你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你自然可以说不喜欢。看不上的人错过了就过去了,丝毫不在意,我算什么呀。”
赵幼澄听着她发牢骚,估计姑母这段时间把她憋狠了。
小心思太多,就是想不开,整日做着春秋大梦。
“是吗?你既然知道自己妄想那些得不到的,又何必多想?”
赵幼澄故意逗她,傅嘉宜却认真的。
“我就不配荣华富贵吗?我偏要荣华富贵,你不用整日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太后娘娘当初为你选的忠义候,你命不好没能成。我哥哥已经有了美满姻缘,你也不用肖想,剩下的郎君那么多,你准备拖到什么时候?”
傅嘉宜的脑子里,想不到那么多的事情。她只知道,再不定亲,就真的找不到好人家了。
尤其是赵幼澄,在尊贵,也是要嫁人的,好好的公主不谈亲事,等最后京中没有合适的,嫁到老远的外地,就像上次庆王妃做媒嫁她去凉州,吃沙子有什么好的?
她觉得自己已经大发善心了,真心为赵幼澄着想了,再也不是哥哥口中的自私嫉妒的人了。
赵幼澄听得笑起来,也觉得她规矩好了不少,可见姑母是下了功夫教育她了。
“姑母给你挑选了哪几家?说来听听。京中我认识的人,总比你多。”
傅嘉宜见她不像是胡说,这才把几个说了。
尤其是听到还有康亲王家的孙子。
姑母心气很高,康亲王府怕是不会和公主府接亲。
但听傅嘉宜的意思,姑母最属意的就是康亲王府的孙子。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