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歌 第112节
第(2/3)节
“东宫向来身体不好,禁内传不出来,但宫中是知道的。这次也怕是凶险。”
廉亲王好久都没说话。
最后才悠悠叹息:“才太平了几年,怎么又要起风浪了。明明好好的,怎么就突然就不成了?”
赵善易见老爷子有些伤感,怕他太伤怀,故意开玩笑说:“陛下春秋鼎盛,皇后年纪也不大,礼部可以采选入宫的人,生下子嗣不难。”
廉亲王收起心思,撇他一眼:“你说的轻巧!那你来操办!”
赵善易嘿嘿的笑,也不反驳。
确实说的轻巧了,要是大肆选女,能不能诞下皇子还是两说,最后颗粒无收,朝中只会越闹越乱。这从采选开始就不会太平,采选之后更是多事,往后的太平日子没了。
更何况宫中还有个周太后,文敬太子的儿子还健在呢……
起风的时候,都会被风卷进去,没有人能幸免。
赵幼澄听到太子病重,心里沉沉的,前世太子病重在一年半后。
可黄先生很兴奋,乍一听到这个消息,整个人有种不正常的疯狂。
他问空悟大师:“我当真错了吗?若是错了,那怎么解释太子病重?”
空悟大师只说:“你太执着了。”
明鹤却冷笑:“师兄遁入空门几十年,不问人间事。可我在人间打滚,我看不开也参不透。我是个俗人,俗人就有欲望,有算计,有野心。”
空悟大师叹息:“你这是何苦?”
明鹤摇头:“我不过是算了一卦,却师门被毁,惹来杀身之祸。这难道是我的罪过吗?”
……
赵诚练武之后,到空悟大师这里看黄先生,黄先生开始教他所谓的骨络经脉,继而会问到他参禅悟道的东西。
赵诚的回答,每每都让他很兴奋。
赵幼澄自那日听到空悟大师叫他明鹤后,对他的戒备少了一些,但也嘱咐赵诚不可太信他。
赵诚满口答应姐姐,却很喜欢和黄先生论道。他自己聪明也知道思考,尤其听到太子病重的消息,就让吴顺把紧门户,闭门不出。
黄先生见他这样谨慎,心中大奇。
当日去裴府,一直等到很晚都不见裴荀回来。
裴荀因为太子病中的事,陛下停了朝议,不见百官,江南一行人查验粮库,亏损很大。
这些非陛下不能定夺,可陛下眼下不见人,他回来的更晚了,黄先生一直在等着,徐氏都觉得抱歉了,让人招待了晚膳,这才知道黄先生住在太微宫,她心中好奇,又不好多问。
等裴荀回来,徐氏还问:“怎么会住在太微宫?蕴玉是托太微宫寻得大夫吗?”
裴荀身心俱疲,叹气:“眼下不是说这个时候。这些不重要。”
徐氏对太子病了并不清楚,见他这样有些担心,“你身体才调养几日,这几日看着好像才刚睡到安稳了,不可太过操劳。要不让大夫开药吧。”
裴荀心里有事也没反驳,用过晚膳就去了书房。
黄先生一看他的面色,就说:“大人没有遵从我的嘱咐,这样不利于养身体。”
裴荀没办法遵循,太子的病,比传出来的更严重,若是太子有个闪失,后果不可想象。
“先生不必担心。”
黄先生却说:“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大人殚精竭虑也无济于事,不如顺其自然。还是养好身体为上。”
裴荀盯着他问:“先生什么意思?”
黄先生一边扎针,一边毫不在意他的目光,只是淡淡说:“无甚意思,某受人所托来为大人治病,自然不想徒劳一场,白费力气。至于其他事情与我并无干系,还望大人体谅某。”
裴荀对他的话一句都不信,当年他能算尽大周气数已尽。
这等谣言的威力有多大,他心知肚明。
而眼下太子病危,要是再把当年的事情翻出来,要是闹出祸乱,那就更不好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