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太平歌 第80节

第(2/3)节
赵恒。

    这次由高关澄、陈迹等一众人反对。

    这次参加左书房中议政的人扩大到各部衙门,裴荀没来。

    高关澄言辞凿凿:“江都是南北要塞,位高权重,非老臣不可担当。”

    这是不准陛下用庆王来辖制老臣。

    赵晖面色依旧淡淡的,看不出喜怒,问:“众位爱卿以为呢?”

    其他人陆陆续续附和:“高大人所言甚是。”

    这就是一众保举曾庆国,拥立曾汝昌这个先帝朝的老臣,来提醒他要善待老臣了?

    自他登基已近十年,这帮老臣的胃口越养越大了。

    赵晖该问的也问的差不多了,该探的底也探到了。

    若不是这次地方官员进京,他一时半会儿还拿不出合适的人选。

    “你们的折子,朕都看了,推举的人朕也一一了解了。各位爱卿的担忧不无道理,庆王年轻,确实恐不能担此重任。王弼拟旨,那就调,张克定任扬州巡抚,兼任江都知府,令其尽快上任。”

    左书房的一众人愕然抬头看着赵晖。

    这才明白,陛下这仿佛随口的调令,怕是早已经深思熟虑过了。

    高关澄怎么也没想到陛下会另寻他人。因为这里面有缘故的。从前朝开始,向来南人治南,北人治北。张克定出身山东,一直都在北地任职。

    谁也没想到陛下会让北人南下。

    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打得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可不能再驳了。

    内阁已经驳回两次,陛下便退了两次。

    再驳,就是以下犯上了。

    而且张克定是先帝朝的老臣,本就是山东巡抚兼任总督,南下平调甚至有几分低就。

    此事落定,不能再提了。

    所有人都沉默,不得不接受了这个结果。

    赵晖只等着落定此事后,尽快巡边之事也落定,不想和内阁扯皮。

    “此事落定,江都事情也要尽快理顺。无异议就退下吧。”

    众人退出来,听见里面的赵晖又说:“杨寿山,宣张克定。”

    杨寿出门后,见众人还在门外徘徊,而他匆匆而去,众人面面相觑,还是没能回过神。

    马廷庸给高关澄使了个眼色,两人一言不发相伴而去。

    张玉则是领着人回城去了吏部衙门。

    内阁议事向来保密,可偏偏这次早晨在西苑左书房定下张克定调任扬州巡抚,下午庆王就知道了,内阁驳回了陛下任用他的提议。

    这个消息没头没尾。

    可这样的事情,是很容易引起内斗的。

    随后庆王就邀请裴岘和赵善易一同喝酒,庆王妃向来不理睬这两人,可今日竟然亲自料理了一桌酒菜,更是陪坐了片刻才退去。

    赵善易脸色从看到庆王妃那刻就有些不对,裴岘则是一如既往的平静。

    他这些日子除了那次陛下召见,几乎没踏进西苑。

    所以庆王也知道他不关心这件事,主要和赵善易发牢骚。

    “内阁几位老臣,日渐权柄在握,陛下如今说什么都要听从他们意见了。”

    赵善易提醒他:“殿下慎言。”

    赵善易向来不沾这些是非,他和裴岘相交这么多年,裴岘从不利用他,更不会摆这种鸿门宴。裴岘不到万不得已不会牵扯他,若有事只会直接问,直接说。

    他对裴岘也是。

    可惜庆王夫妇这桌酒菜了,辱没了他和裴岘。

    年少的情谊啊,庆王怎么能用施恩这一套。

    他这人虽然滑不溜手,但是念旧情的。

    裴岘见他面色不对,便和庆王说:“殿下是听说了什么?”

    庆王自然不好说,内阁驳了他出任扬州巡抚的提议。裴岘不曾听说,但赵善易耳聪目明,今早的事情他是知道的。

    而且他的七窍玲珑心,更清楚,陛下是拿庆王做挡箭牌,陛下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