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歌 第60节
第(2/3)节
不像赵善易说的那样随意,他甚至想到赵幼澄年幼,府中夫人招待客人,就带着自己夫人方氏来做客。
赵幼澄乍一见赵恒有些失神,他样貌有几分像父王。
只是她掩饰的快,立刻领着安成和赵诚给庆王行礼:“见过九叔。”
赵善易和裴岘也都跟着。
赵恒也没想到她这么大了,缓声说:“阿鲤都这么大了。这是你九婶。”
赵恒的夫人十分爱笑,看起来比较热切,见了谁都亲亲热热的。
见了她就笑着说:“婉淳和安成站在一起果真像姐妹。”
她听得笑起来也不当真,只管领着人往里走,边走边和赵恒介绍公主府。
一行人陪着赵恒先去永嘉寺上了香,穿过西院进了院子,赵恒又说:“府中没有长辈……”
赵幼澄打断他的话:“九叔说笑了,我府中有宫中的女官,有我父王母妃的教养嬷嬷,有长史,该有的都有。”
赵恒听着她的话,片头看了眼方氏,见方氏脸色淡淡的。
赵幼澄也不理会他们夫妻的眉眼官司,引他们进了书房,转头问:“裴大人,表哥还是喝红茶吗?”
赵善易赶紧说:“自然,我可是给你九叔夸了你的好茶。”
赵幼澄也不觉有什么,只说:“茶无高低,只不过是各凭喜爱。九叔还没尝过我这里的姑苏的茶。”
赵恒也说:“那就都尝尝。”
赵幼澄好奇看他一眼,他只比她大十岁,却此刻牵着赵诚。
西院还没有收拾出来,她就把人领到书房了。书房占了三间,赵恒一眼就看到书房南间的藏书,他阔步过去看了眼,问:“这是你父王的藏书吧?”
方氏有些不尴不尬,被章嬷嬷请着坐下了。
除了方氏,赵善易还没进过她的书房,也觉得新奇,站在那里看着墙上的画。
裴岘站在西窗下的书桌前,看着她桌上散开的笔墨。
赵幼澄跟着赵恒介绍:“是,这些都是我从姑苏带回来的。”
方氏夸道:“阿鲤也是爱书之人。”
她听得笑起来,“我疏懒于学问,先生都拿我没办法。”
逗得赵恒笑起来,他看了眼墙上的画,惊艳问:“这是你画的?”
赵善易接话:“殿下这回问准了,阿鲤的丹青十分了得。”
而裴岘独自翻开书桌上散开的书稿,看到了底下那张她写的字,诗句气势恢宏,如男儿一般,字迹洒脱自然。
他总觉她在藏拙,不论是学问还是书画,总是不肯露于人前。聪慧又狡黠,有些机敏,但赵善易说的她算计周聿昭的事,他是不信的。
赵恒评价她的画:“初成气象,若是能潜心学,必定自成一派。”
方氏听的好奇,也起身过去看墙上的山水画,她有些惊讶赵恒的夸赞,毕竟赵恒在书画上面也下了功夫的。
赵幼澄谦虚:“九叔谬赞,我自小顽劣先生说我丹青胜在心思巧,不在功夫深。”
赵恒却说:“就在这个‘巧’字,天赋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强求不来。你父王一笔好字,你母亲丹青十分了得。可见天赋都传给你了。”
赵幼澄听得不知为什么,觉得赵恒对父王有种莫名亲近。
要知道皇祖母当年对其他孩子都十分冷淡,都知道九叔是陛下看顾长大的。按理说,皇祖母和父王是一个整体。
裴岘听了后,反而拿过书将书案上的字遮住,什么都没说。
章嬷嬷已经指挥女婢们煮了茶招呼:“殿下,茶好了。”
几个人这才坐下。
赵恒问了一些赵诚的学业,他答得可圈可点。在这位并不认识的叔叔面前,丝毫不怯。他一直都站在姐姐身边,小小年纪很有气概,赵幼澄对他答不上来的问题也不问,对他答得好的地方也不夸赞。
仿佛只是寻常聊天。
赵恒看着姐弟心里惊讶,面上笑着说:“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