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太平歌 第26节

第(2/3)节

    等李珰走后,赵幼澄将书房中的画册收起来,江南六府图册已经整理完成。从地图到水路码头、田亩、商业、人口……

    所有的东西都统计完毕。

    这是份礼物,送给陛下的中秋礼。

    含云殿中,赵晖认真看着画册,问杨寿山:“阿鲤可说了什么没有?”

    杨寿山是去太微宫中送赏赐,礼部关于长公主的府邸和赏赐都整理了条陈,递给了皇帝。皇帝看了眼想起中秋节还没有给赵幼澄赐礼。

    杨寿山就是去送这些赏赐,被赵幼澄留下喝茶,杨寿山看到画册,赵幼澄就顺势送给了他。

    “殿下什么也没说,只说是在姑苏住了这么多年,学问没学到多少,只知道这些俗务……”

    赵晖朗声大笑:“这可不是俗务,阿鲤聪慧胜过多少儿郎,多少书生才子只知道锦绣文章,而不知民生多艰,赏,重赏!”

    杨寿山一脸喜色,只管应和。

    赵晖喜爱极了这一指厚,一臂宽的额画册,简直爱不释手,直到起灯后还在看,并且单独召见了吕匡,吕匡已经将近古稀之年,但耳不聋眼不花,十分康健。

    赵晖见人进来,连招呼到:“爱卿快来,朕新得了一个宝贝。”

    吕匡不解,过去凑近去看了片刻,激动问:“陛下从何得来?”

    赵晖有些得瑟:“我家阿鲤编写的。”

    “长公主殿下?”

    “早听说,她在明松先生处学问倒是学的一般,只是丹青上颇有些天赋。没想到她的心思用在了其他地方。”

    赵晖今日心情很好,江南地远,他亦不曾去过,民生是从户部和各省衙门的奏章中知道个大概,山水景致也多是画中寥见一二。

    但是阿鲤的这本画册里的民生杂谈,江南六府介绍的详之又详,犹如身临其境一般。

    苏州府的水运码头、江宁的繁华、扬州的豪奢跃然纸上。

    吕匡细细看了片刻,最后夸了句:“小殿下有大才。”

    赵晖也觉得只此六府实在可惜了,若是能编撰成书,那才是大才。

    他隐隐有些意动,但转念一想,阿鲤是小女娘,不适合做这个。

    但是心中又隐隐舍不得这个念头,片刻后才说:“等明日我问问她。”

    吕匡对此书都十分喜爱。虽然这也不能叫做书。

    第二天赵幼澄已经在等着了,杨寿山来接她,她已经准备好了。

    今日进宫她谁也没带,跟着杨寿山去了含云殿,这里是赵晖长居休憩的地方,大部分时间他都住在这里。

    赵幼澄进了含云殿,赵晖坐在榻上见她进来含笑道:“阿鲤过来坐。”

    赵幼澄行礼后,坐在他对面。

    赵晖还在看她的成果,并不抬头问:“阿鲤怎么想起来编撰这个东西?”

    赵幼澄十分小心,她这位叔父性格并不强硬,甚至可以说好说话,但是天子毕竟是天子,有些事情她不能上赶着做。

    “我不爱学经义,经常被先生罚抄书,所以经常溜出去玩,姑苏城外水路纵横,穿过河口就是苏州府,顺水而上不到两日就能到京口,再北上就是扬州,江南之地顺水之下,全是景致,我溜出去多了,自然就知道了。哪个码头大,哪个城里有好玩的……”

    赵晖笑着说:“这话你还好意思讲!明松先生也曾说过,你在学业上并不上心,你父王当年连大儒们都连连称赞的,你母妃的才学也是一等一的。你也不觉得羞愧。”

    赵幼澄知道这个差事是定下来了。

    “儿臣自幼不勤,因为有陛下娘娘纵容,这才存了疏懒的心思……”

    拍马屁这种事说多了,也顺畅了。

    果然赵晖接着问:“你若是去过其他地方呢?可还能整理出一样的画册来?”

    赵幼澄否认:“怕是不能。”

    赵晖皱眉问:“为何?”

    “因为我住在江南,熟悉那里,这里面的图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