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 第3节
第(2/3)节
为官。”
“那为什么又愿意教我?”
谢知秋语气里带上了一丝微小的疑问,直到此时,她脸上才显出一点孩童探知世界的神色。
她问:“既然认为这些对她们来说没用,也不觉得有必要教她们这些,那为什么到头来,又要鄙夷她们见识浅薄?”
谢老爷一噎。
他似乎还没想得很清楚,语气迟疑地慢下来,道:“对乡野村妇自然无用,但你不同,你是我谢家的女儿,若是胸无点墨,走出去如何抬得起头?
“你将来若是婚配,我与你母亲定会挑一门门当户对的好亲事,对方多半也会是书香门第。如果你大字不识一个,你未来的夫婿却是个饱读诗书的公子,你怎能让他觉得和你聊得来?如果他对你说话,宛如对牛弹琴,对方又如何会尊重你?
“你不能入仕为官,学识文断字,对你来说可能确实没什么像男子一样的助益。可论天下男子,谁不想寻一个知书知礼的大家闺秀为妻?你唯有婉婉有仪、知事懂理,将来才不会给夫君惹麻烦,方可让他对你有喜爱之情,从此琴瑟合璧、红袖添香。”
说到这里,谢老爷自己也觉察到这话未免有点前后不一,又改口道:“再说,也不是有人愿意教,就人人都乐意学;就算人人都乐意学,也不是人人都学得会的。
“你是我谢家女儿,自然与众不同。但绝大多数人,命里就没这个本事。
“要不然你去问问家里的那些丫鬟小厮,问他们愿不愿看圣贤书,十有八九觉得枯燥,捂着耳朵就跑了。对他们来说,这还不如寻个地方晒太阳嗑瓜子。”
谢知秋小脸皱了起来,似又要开口。
然而谢老爷却有些怕了她一环扣一环的问题,忙教育她:“女子以柔顺为佳,应清闲贞静,你说话不可如此尖锐,容易引人不快,尤其我还是你父亲。
“子曰,事父母,几谏,谏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你作为女儿,待我这个父亲,应该更为敬重,不可总想挑我的毛病。”
“……”
谢知秋默默闭上了嘴。
一套孝道伦理压下来,那作为父亲的一方,有理也是理,没理也是理了。
多说无益,已不必再说。
于是谢小姐又不开口了。
她转过身去,双手扶在马车窗下,安静地望着远方白云,一声不吭,不知小小的脑袋里在想什么。
第三章
谢小姐有哑疾的乌龙解开以后,因为小孩子闹笑话算不得什么大事,很快就没有人再议论了。早年的谣言不久就像烟一般消散在人们的记忆里,再无人提及。
而谢老爷果然践行承诺,请来先生,开始认真教导谢小姐。
谢老爷仕途不得志,经商后却不缺钱,这先生一请,就请了两位。
时下梁城中有头有脸的人家,为了教导出所谓的大家闺秀,教育女儿的时候,大约起码要饱含两项内容——
一为妇德,二为文化知识。
妇德不必多说,自然是三从四德之道,以《女论语》《女诫》《烈女传》为教本。
文化知识,以谢小姐现在的年龄,学的也不会深,主要是先将识字写字跟上。将来再根据谢老爷培养一代才女的鸿志,慢慢学上其他的。
世俗有“男忌双,女忌单”的说法,故而谢老爷寻师寻了半年,正好赶在谢小姐四岁生辰刚过不久,让她开蒙学习。
通常来说,哪怕是读书人家,小儿也要五岁七岁才会开始接受启蒙教育。谢小姐这个年纪,已经先人一步,不可谓不早。
谢小姐年幼懵懂,人微言轻,当然对她自己要学习的内容没有丝毫的决定权。
她纵然早慧,但对以前没听说过的东西也无法未卜先知猜到内容,只得大人说什么,她便照着学什么,磕磕绊绊地开启了专为女子量身定制的学业。
却说谢小姐的两位老师,也是各有专长。
谢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