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 第1节

第(2/3)节
产婆不慎脱口而出的那句“可惜”里的遗憾,在旁人看来,也未尝没有几分道理。

    这新生女婴的父亲——谢家老爷谢望麟——眼下虽是个白衣,但论起祖上,却是显赫过的。

    谢老爷的曾祖父曾位至宰相,独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职达十年之久。

    据传,其人才华横溢、足智多谋,而且清廉刚正,体谅百姓,敢于直言上谏,在民间至今仍有“神机清相”之称,可谓一代名臣。

    此后,谢家人才辈出、为官出仕者众多。

    故而谢氏一族不仅位列书香名门,谢家的年轻男子,还一度有“雏凤”之称,极容易给人以才学出众、谦谦君子的印象。

    最鼎盛时,世人见到谢家人,便不禁望而羡叹——

    朱雀蛋里朱雀生,麒麟何愁无麟子?

    然而,盛极必衰,乃万物之理。

    谢家看似鼎盛一时,但细细一究便能发现,谢家后代入仕为官者虽多,可实际上后面没一个人能比得上当年的宰相曾祖谢定安。

    不仅如此,他们还一代不如一代。若是上一辈人还能混上翰林学士,到再下一代,许是就只能当个校书郎了。

    到谢老爷这一代,家族已十分衰落。

    谢老爷的父亲,是曾祖后代中混得最差的一个。

    他运气极糟,第一次去考科举时,自以为十拿九稳,不料放榜之日,竟榜上无名,他便大受打击,一回家就染了疾,没过几日,年纪轻轻一命呜呼,留下妻子和尚在襁褓的谢老爷孤儿寡母。

    谢老爷从小被伯父一家养大,虽说同其他谢家子弟一般在家学中读了书,但他着实不像个谢家人,在这方面相当没有天赋。

    从小到大,其他堂兄弟在先生面前多得赞赏,唯有他只得叹息。有几次先生讲得来了脾气,还大骂他是个榆木脑袋!

    后来长大,谢老爷得到族中资助,也同堂兄弟们一般,去考了两次科举。奈何他资质有限,自然名落孙山。

    第二次落榜后,谢老爷便认清了自己,索性放弃了读书入仕这条路,收拾收拾包袱离开伯父家,带着老母亲经商为生。

    谁知,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谢老爷读书不行,但在经商上,居然是个奇才。

    他起初倒卖字画古玩糊口,因自身鉴赏能力出众,且经营得当,渐渐起家。

    几年后,他已不必再为吃穿衣食担忧,甚至在城东购置了一处相当不错的宅院,遂娶妻成家,安定下来。

    只是,士农工商,商排最末。

    他一个书香门第的谢氏名门之子,竟外出经商染了铜臭,在谢氏一族其他人看来,实在算不上体面。

    谢老爷与堂兄弟们的关系并不和睦,少时他因为诗文不佳,又是寄居,常有冲突,堂兄弟们本就不太看得上他。

    而成年之后,谢老爷只得以商贾为业,更是微妙地在族中低了一头。

    实际上,这始终是谢老爷自己心里的一根刺。

    故而,这回妻子怀孕,他其实多少有些期待,期待这胎会是个男孩。

    他身为神机宰相谢定安之后裔,纵使在读书入仕上没什么才能,也是以自己的先祖为傲的。

    夫人生的若是男孩,就能教他四书五经,将来再送他科举入仕。

    若是这孩子争气,当真能恢复祖上荣光,谋得一官半职,甚至得到一些才名,那谢老爷这个父亲,总算也能在族中扬眉吐气,一扫过往郁闷,让昔日瞧不起他的族中兄弟们也高看他一眼。

    但是奈何……

    谢老爷在屋外徘徊数个时辰,终于等到里面的人出来汇报夫人生了。

    得知生下的是个女儿,他面上略凝,不禁显出两分失落。

    好在,他自认是个宽和知理的人,虽然当初两次科考皆落第,可好歹是书香门第出身,自不能与那些稍有不如意就怨天尤人的乡野村夫一般反应。

    他知道生男生女皆是天命,非人力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