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第96节

第(2/3)节
户们,回想起来那段时间的忙碌都心有余悸。

    还有,对于现在的农民们来说,地里种粮食,才是最让人安稳的。

    是,种植紫云英确实能赚到钱,但付出的代价同样惊人。

    而且这是他们当时被逼无奈不得不种植,如今有了选择,大部分佃户还是更倾向于种庄稼。

    所以经过商议,大江村的三百亩地,有两百亩都改种粮食。

    只留下一百亩地,继续种植紫云英。

    陈庚年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沉默了片刻,随后点点头:“行,按照你们自己的意愿来吧。”

    贯彻在这个贫瘠年代里的小农思想,并非一朝一夕能轻易改变的。而通过大江村这个事情,也更加让陈庚年意识到,发展商业、工业的重要性。

    农业是社会的基础与基石。

    但若人们只局限在农业,只盯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那社会经济就永远发展不起来,发家致富就只能存在于口号和畅想中。

    而且相比于大江村人种植什么,对于陈庚年来说,他们能不能住进房屋里安全过冬,才是最头疼的事情啊。

    可很显然,大江村人是买不起砖瓦的。

    除了砖瓦烧制技术,陈庚年在系统奖励里还获得了蔬菜种植技术。

    这个也很重要,等农忙期结束后,组织江县民众开垦小菜园,种一些最便宜的萝卜、白菜、荠菜、菠菜等,用不上一个多月,这些就能陆续上餐桌了。

    等冬天的时候,这些都是饱腹的口粮啊!

    炖萝卜白菜、煮菠菜汤、甚至包荠菜饺子包子,到时候都能安排上。

    县衙后院还有块空地,完全可以开垦个小菜园。

    想到过段时间能自己亲手种菜,陈庚年的种花家血脉开始燃烧,竟然还有些小期待。

    但此时还尚且不是时候。

    因为,得先把化肥安排上!

    接下来的沙暴天,不仅气候恶劣影响人们居住,同样也会导致田地土壤质量被破坏。

    最好的解决办法肯定是要先改良沙地、盐碱地,然后再进行播种。但这实在太难了,又不是大江村的三百亩地,陈庚年还能亲自盯着,那可是足足一个县区的粮田啊!

    沙地、盐碱地混合并发症,根本无从下手。

    更何况还有每年冬天来好几个月的沙暴天,只要沙暴不停,江县这沙盐地永远都无法解决。

    所以陈庚年决定暂时跳过土壤改良。

    上化肥!

    常见的化肥有氮肥、钾肥、磷肥,这三种肥料,都能更利于庄稼的生长。

    可惜,化肥是现代人通过化学合成的,按照目前江县这个工业条件,哪怕是相对最简单的氮肥,都无法做出来。

    所以,陈庚年只能无奈翻看着系统给予的【制造化肥】资料书,最后把目光锁定在【堆肥】上面。

    这是最容易做的肥料,除了会有些恶臭熏天之外,没有缺点,而且最重要的是,不用花钱,家家户户都能做!

    选定肥料制作方法以后,陈庚年决定把此次的重心,放在江县北部的石门村、大江村,以及周围附近的村子。

    这里是江县最穷、沙暴最恐怖、最寒冷、风雪最大的地方。

    将来陈庚年能不能完成【不冻死一个人渡过寒冬】的主线任务,这片区域是最关键的。

    于是在县衙一片忙碌,民众们忙着犁地的时候,陈庚年和富春一起,去了石门村。

    是的,现在陈庚年已经习惯了富春的存在。

    也习惯了不管去哪里,这老头都会跟在自己身后。

    -

    从夏天挖掘出第一条坎儿井,石门村的生活逐渐开始得到改善。

    他们很能吃苦,在裴家地里挖掘出两条坎儿井打响名头以后,靠着帮乡绅老爷们挖掘坎儿井,赚了一些银钱。

    而正是这些赚来的钱,让石门村人秋天的时候,能买得起耧车、耕犁。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