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节
第(2/3)节
,喜欢演戏,还爱吓唬人,因为性格有些古怪,平时没什么朋友,很少看到他把谁放在心上。
这回会特意进宫来替楚婳告状,看来是真的忍不下去了。
皇帝召来林友吩咐一通,把前些日子的报告拿来过了一遍,又派人把楚婳那积压的案卷拿来翻阅,“……”
这要换成他,他也忍不住啊!
楚婳能忍到今天,十分出乎他的意料——那丫头小气记仇得很呢。
当即召集老太师、老太傅、顺天府尹、刑部尚书、大理寺卿来御书房议事。
人一到,皇帝就把报告和案卷丢给他们:“朕都不知道顺天府、刑部、大理寺现在都是这么办案的。”
“一起杀人案件,早上找到死者,中午完成验尸,身份没有辨明,凶器没有找到,人证物证都还没开始调查,这案子就到楚婳跟前了。”
“丢了几颗夜明珠,丢了一批货的案子也让楚婳查?朕的私库丢了那么多东珠,朕让她查了吗?”
“怎么?楚婳现在是顺天府尹还是刑部尚书还是大理寺卿,什么大案小案都得她来查?”
说得太顺了,一句“你们的乌纱帽是不是也要让她来戴?”差点冲口而出。
皇帝险险咬住舌尖,没把这句极容易替楚婳拉仇恨的话说出口。
他还指望着哪天楚婳上朝,和系统一起带飞他这个皇帝呢,可不能现在就替她竖敌,还是三个三品大员。
天子一怒,众人噤若寒蝉,老老实实低头挨骂。
等皇帝骂完,顺天府尹、刑部尚书、大理寺卿捡起案卷和报告一看,顿觉离谱。
他们交给楚婳的案子都经过精心挑选,要么特别难查,要么极为着急,结果时间一久,看一切步入正轨,许多事情就交给属下去办,没有次次把关,以至于出现这样的疏漏。
他们也跟皇帝一样吃腻了破案的瓜,没空的时候瞟一眼报告就过去了,没注意到里面的猫腻,也不知道类似的事件发生多少次了。
事情都已经发生,还捅到了皇帝面前,再说自己不知情也晚了,一个失察之罪早已板上钉钉。
三人当即告罪:“是臣等失察。”
他们利索认罪的态度,令皇帝的脸色有所好转,很多话也不必再拿出来扎心。
“先前你们总在朕面前争她要去哪,朕以为你们很看重她,经此一事,她对你们的印象恐怕就不太好了。”
顺天府尹、刑部尚书、大理寺卿的脸色瞬间黑了一半。
楚婳对他们三个部门的印象不好,对户部的印象却很好,户部尚书护楚婳就跟护犊子似的,天天喊着楚婳就该是他们户部的人。
这事一出,以后楚婳不会去户部吧?
那不行!绝对不行!
顺天府尹自我检讨:“此事是臣监管不力,必向楚小姐当面致歉。”
刑部尚书紧跟其上:“日后每一份递交给楚小姐的案卷,臣都会亲自把关。”
大理寺卿晚了一步,又不好跟他们俩一样,选择另辟蹊径:“臣会减少向楚小姐求助的次数。”
大理寺卿这话一出,顺天府尹和刑部尚书瞠目结舌:你够狠!
皇帝微微一笑:“锦衣卫回禀,楚婳不会再接你们的案卷了。”
三人呆若木鸡,怎会如此?!
案子没有好好检查就送到楚婳那边,是他们不对,可这件事就把人给彻底得罪了吗?怎么就不接了呢?
他们已经体验过被楚婳和系统带飞的爽感,绝不想再回到查个案子差点秃头的过去,不知道怎么才能把人哄好,当即就有些慌乱。
老太师和老太傅了解皇帝,看出皇帝在幸灾乐祸,也就没有多话。
他俩早发现楚婳被轻视、被利用,只是考虑到将来进入官场以后,这样的日子多了去了,就想等楚婳自己反应过来再行反击,也是一种难得的经验。
他们想过许多可能,比如楚婳退回案卷,和顺天府尹他们好好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