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51节

第(4/4)节
说的话在理,忍不住在心中长叹了口气,就抿着薄唇又紧跟着往下道:

    “汗玛法正如朕刚才所说的那般,八旗人数到朕这个时期已经有些控制不住了,底下的臣子们频频上奏提出对八旗制度整改的意见,核心思想就一点儿,绝不能白白供养着他们了,故而朕下了狠心,要把这些在京城中只会当混子的八旗子弟给赶到东北老家,让他们屯耕,建设龙兴之地。”

    “你把旗人赶回老家种地?”

    听到乾隆这远远意料之外的话,除了弘晞,余下的康熙一群人瞬间就震惊的瞪大了眼睛。

    乾隆点了点头,眉头皱的更紧了:

    “是啊,为了让这些旗人到那边能生存下去,乾隆六年时朕曾派大学士到东北仔细调查,寻摸一处能安置旗人的地方,让他们迁到老家那边屯耕,既能稳固边防,又能在那边练习骑射传承咱们满洲的旧俗。”

    “你最后选的什么地方?”

    胤禛听到乾隆这话,下意识就想要盘手串,摸了个空才收回手指,看着自己四儿子好奇道。

    乾隆抿了下薄唇,吐字清晰道:

    “松花江东岸拉林河和阿什河流域的拉林阿勒楚喀地区1。”

    “那地方倒还是与京城离得挺远的啊。”

    心中有大清全境地图的皇阿哥们听到这个地名,不禁交头接耳的讨论。

    弘晞则满脸迷茫,在脑海中对着自己系统询问道:

    【统子哥,乾隆说的是什么地方啊?】

    【宿主,这地方就是后世夏国冰城的阿城区,在冰城的东南部。】

    回想了一下冰城所在的地理位置,弘晞也随即露出来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这一下子让那些游手好闲的旗人从富贵的京城挪到那般偏北、冰天雪地的地方,怕是很不容易吧?”

    胤礽拧着眉头担忧道。

    乾隆点了点头:

    “太子二伯说的没错,单单是前期准备就耗费了三年多的时间。朕给那些东迁的旗人们诸多恩待,每人到那边了最少可以分到三百亩地,还有各种补贴,给他们搬家的盘缠、帮助他们在那边无偿建造房子、分耕牛、打各种各样的家具,诸多好政策都往他们身上倾斜2。”

    “为了能带个好头,在那边顺利扎下根,第一拨东迁的人,朕选取的大多都是权贵家族的后代,有咱爱新觉罗一族的,还有赫舍里、钮祜禄、佟佳一族等等,这第一波人到那边时,起初非常不适应,有许多人想法设法的往京城跑,朕心知绝不能心软,否则八旗生计会以极快的速度拖垮大清财政,故而又出台了更有针对性的三条铁律3:对于东迁的闲散旗人,允许其将家眷们都一并东迁走,擅自违令逃回京城的只要被抓到就得砍头,而且那里地广人稀,朕破例允许他们骑马圈荒地、草地、林地,凭着这三条铁律,那群人慢慢的在那边住下来了,过了十年,此事才终于瞧见成效。”

    “而后朕又分批次做了第二回、第三回东迁之事,整整盯了十八年才把大批闲散旗人移到了东北,助力龙兴之地的发展。”
第(4/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