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93节

第(2/3)节
兴趣并不大。

    有些时候郗望也流露出一些反应,基本上都是因为谈到“酬劳”,尤其是当杨隽提到群演的价格,工作人员的工资。

    而这些细节,黎湘之前从未注意过,或者说是即便看到了,也没有往这个角度去想。

    郗望看似对一切麻木,却对“钱”有着强烈需求。

    当然这对她来说是件好事,情感上她无法接近郗望,却用另外一种途径“买”下和郗望的相处时间。

    郗望需要钱,而她不缺钱,这样的姐妹关系也可以很牢固。

    至于世俗中所说的“姐妹情”,连她自己都说不清楚还剩下多少,有没有变质。

    与人建立情感这项技能她已经生疏了,她对郗望的印象始终停留在十二三年前,那时候她们的关系很矛盾,和正常家庭里的姐妹关系不太一样。

    她们之间会有矛盾,因为荞姐的偏心。

    荞姐会将最好的东西给她,郗望就捡剩下的。

    小时候,荞姐会带她们去照相馆拍照,她的照片完完整整的收在相册里,郗望的却丢的丢,扔的扔。

    荞姐说郗望长得不好看,拍照就是浪费。

    有时候郗望参加学校活动,和同学们的合照,以及同学给她拍的照片,同学会洗出来给她一份,她会拿回家藏起来。

    但有一次荞姐收拾东西看见了,随手就撕了。

    郗望叫嚷着问为什么撕她照片,姐姐的就不撕。

    荞姐反问,你姐姐长什么样,你长什么样,也不照照镜子。

    每当类似的事情发生,“郗晨”都会接收到来自郗望的怒视,那里面有着清晰明确毫不遮掩的恨。

    其实她心里是知道的,荞姐的偏心针对并不只是因为外貌。

    郗望并不丑,只是越长大越像她的生父。

    这样扭曲的母女关系,一定会影响姐妹关系的走向。

    “郗晨”不知道如何让郗望宽心,她也无意站在荞姐一头针对郗望,便习惯性的将自己东西送给郗望。

    郗望在物质上得到满足,便没有那么生气,好像她的情绪价值是可以兑换的。

    黎湘也不知道是不是从那时候开始,郗望就建立起对物质追求的认知,如今回想起来,自己当时也是在寻求一个快捷省心的解决办法,给郗望东西她就高兴,那就一直给,这样可以维持家里的平静,不至于整日生活在剑拔弩张的氛围里。

    到后来她们姐妹之间就生出一种奇妙的相处模式,郗望的怒火可以调节,有时候对她会温和些,有时候会多几分埋怨、委屈,有时候会带着眼泪,还有时候郗望直接点出来某件东西。

    她把东西送给她,她高兴了,会对她露出笑容,她便会松口气,终于可以恢复平静。

    人在社会上,会时刻反应出家庭关系的影响,大到一件事的选择,小到一个细节的处理。而没有家庭关系羁绊的人,生活里精神上会缺少一份支撑。

    黎湘自问虽然她的支撑十分糟糕,而且支点腐烂,但它还是存在的。

    郗望回来了,她们又建立起某种“交换”关系,就好像她生命里一个消失许久的支点再度找到了一样。

    她想这样也好,或许她们不会相认,或许郗望也不会在意“郗晨”是否还活着,只要这种交换模式可以维持,她甚至可以给郗望安排一个助理工作,让杨隽带着她。

    正这样想着,她的手机里蹦出一条微信,是郗望发来的:“咱们什么时候开始?要定期见面吗,还是等去剧组了再说?”

    黎湘:“随时可以开始,不一定要见面,线上语音也可以,一次一小时。”

    郗望:“那只能晚上了,等我回到自己房间。”

    黎湘:“好。”

    作者有话说:

    红包继续~

    第75章

    第十二年秋

    对于即将听到郗望的故事,黎湘既期待又害怕,她已经很少出现这样矛盾的情绪了。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