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节
第(3/4)节
一杯手磨豆浆,老魏停好车上楼来,也拿了一份儿。
岚山农庄事件过去好几天了,季思情还惦记着被卷进去的赵乐乐、周程程他们,啃完了肉包便道:“安姐,总办下来的工作组扫尾工作搞完了吗,我啥时候能去探望探望我那几个朋友?”
“哪有这么快的,心理干预至少一周起,你就别心急了。”安姐挥手道,“现在人都全隔离在疗养院里的,你可别去添乱啊。”
“……哦。”季思情弱弱地应声。
季思情半只脚踏进的这份儿国家编制,最顶头的领导部门全称叫做特别环境异常灾害管理局,简称特管局,直属国院。
特管局内设三大机构,分别是总办公室(简称总办),科研所,和第七类灾害处理对策部(简称七部)。
岚山事件亲历者人数太多,超过了七部分部的能力范围,扫尾工作便交由总办派出来的专门工作小组负责。
而这个工作组吧……往往由总办那边从别的国属部门平调过来领导负责,啥背景的都有,能量也是说不出的神通广大——至少把一百多号人全送去干部疗养院集中进行心理干预这种大手笔,一般人可做不到。
跟老魏把实地调查预警地点的活儿分了分,季思情带上装着设备的工具箱,骑上小电瓶,嘟嘟嘟的出动外勤任务。
具有高能辐射检测功能的“城隍”系统,发出的预警提示暂时分为两个星级:
只亮一颗灯的话,意味着系统监测到的高能辐射程度不强、且时断时续,来自较为微弱的高能体,多数情况下不需要外部干预,该高能体也会在七天内消失——类似于季思情最早最早看见过的那个被饿死的老头鬼。
两颗灯的话,情况就会有点儿严重了——这意味着城隍老爷监测到的高能反应是持续性的、不间断的,引发预警的高能体很可能是具有一定危害性,必须尽快跟进调查、视情况进行干预。
当初那具白毛僵尸,和游乐园里一起出现的小老头鬼、蓬头鬼,就属于这一类。
限于目前的高能反应监测手段和“天眼”覆盖范围,正国目前只能对人口稠密地区进行二十四小时高能监控;建筑建设设施不那么完善、“天眼”不能覆盖的地方,暂时就有些有心无力……
像是最早出现在九龙山保护区的画壁墙人,就是靠林业局的领导反应及时、通知到位,季思情和老魏才能尽快赶到现场实施收容工作、避免了受损范围扩大。
半小时后,季思情赶到了东郊甘河村二组。
看了眼这地方的建筑格局,季思情顿时就有些头疼……
从十几年前开始,正国各地城市都先后开始搞城建工程,东明区就拆掉了不少老城区、改建成商场小区商业街,很是出现了一批靠拆迁发家致富的市民。
然后吧,也不知道是谁说东郊这边要搞高铁站、政府要开始大面积拆迁,这附近的村民就来劲儿了,拼命的扩建老房子、加盖新房子;季思情还在读高中时,都听说过甘河村这边的本地人为了抢占公共道路扩建房屋、抢占宅基地拉帮结派的打群架。
多年后的现在,看看眼前这片儿密密麻麻、把公共道路都挤成受气包小可怜的密集自建房,拆迁这事儿显然没成……
“城隍”系统只能提示出大概区域,并不能精确到某家某户,季思情只能骑着小电瓶钻进被村民自建房夹成饼干馅的村组小路,一处处找过去。
得亏这会儿已经过了上班上学的高峰期,不然要是多来两辆电瓶车摩托车,怕不是得把季思情堵在这里面。
顺着弯弯曲曲的小路骑了十多分钟,她手里一直拿着的高能检测仪器亮起了第二个红点。
季思情停下小电瓶,左右打量了下四周。
这截路是个并不笔直的直路,左右两边都是恨不得把家门口修到路中间来的自建房,抬头甚至看不到天空,只能看见明显违建、伸到半空中来的阳台。
两旁的人家都大门紧闭,听不见人声,也没看见办白事。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