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第(3/4)节
高烧可是快转成肺炎了呢,病情也算是严重了吧。
这生一次病,身体肯定是有亏空呢,你看,能不能帮忙开个条子,让我们买点儿营养品,也好给孩子补补身体?”
第4章抢购
想到徐元的体格,梅丽十分可疑地沉默了那么一瞬间,随后才说:
“国家有规定,奶粉是只能凭婴儿出生证去领的,红糖是供给产妇的,但是,对住院病员也要适当照顾,保证肉和鸡蛋的供应量,这两样,要不要?”
这年代,物资匮乏,营养品自然也不能随意开具,徐元只能被算在住院病员这一类里,至于其他营养品,梅丽不可能顶着被人举报的风险去开这张条子。
幸好,于晚菊并不贪心,他们家没有婴儿,不用执着于奶粉,肉和鸡蛋,这也是顶好的营养品呐,她才不会把好东西拒之门外呢。
这也是徐家工人多,家底儿厚,不然,就算拿着条子去领到了票,手里没钱,不还是只能把票握在手里等着它作废吗?
把开好的白条子小心翼翼地折好、揣进口袋儿里,于晚菊心满意足地回到了病房,对着徐元小声说:
“走,咱们回家,待会儿顺路去副食品商店转一圈儿,要是能买到肉,咱们家今儿晚上吃顿好的。”
徐元登时来了精神,想到奶炖肉的手艺,只觉得刚吃饱的肚子,好像又传来饥饿的嚎叫声了。
不得不说,这个年代的人,对“肉”这个字,几乎是没有任何抵抗力的,毕竟,除去春节这样的日子,城镇居民每人每月也就只有一斤的供应量。
听起来似乎还行,但要是分成三十天来吃,那点儿肉,真是连塞牙缝都不够的。
徐家在伙食上已经算是很舍得花钱的了,但是,餐桌上见肉的时候也不算太多,如此一来,也就难怪徐元听到“肉”这个字就两眼放光了。
提起铁皮保温桶,徐元挽着于晚菊的胳膊,跟梅阿姨还有两个护士打了声招呼,这才离开了厂医务室。
钢厂到副食品商店当然还有一段距离,并不顺路,但是有肉吊在前面,退烧之后其实还有点儿四肢乏力的徐元只想说一句:我可以!
副食品商店供应的东西并没有固定的时间点儿到货,有时候还会有从沿海的地方运来的冷冻水产品这样的惊喜。
因此,负责买菜做饭等事宜的于晚菊在有了两次惨痛的经验教训后,就养成了一个把票证放在小荷包里、随身带着的习惯。
今天,老太太再一次为自己及时改正“错误”而感到庆幸,远远地听见副食品商店门口有人喊了一嗓子:“刚到的鲜冻鱼,排队凭票购买了啊,仅此一批,卖完为止!”
祖孙俩对视一眼,确认了眼神,肉可以改天吃,鱼可不能错过了。
打小就被奶奶带着来买东西的徐元,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抢购经验,还不等于晚菊掏出荷包来找水产品票呢,他就先一步跑了过去,凭借着年轻人的速度,排在了第二个。
是的,有个一直蹲在门市口的老太太,人已经上了年纪,速度却是丝毫不慢,一马当先地排在了首位。
她买鱼的时候,于晚菊才走了过来,把水产品票和钱都塞到了徐元手里:“这个月的票,全买成鱼!”
他们家五口人,每人每月有一斤的平价水产品供应票,一次性买五斤鱼是多了点儿,但这次是刚好碰上了,要是这个月冷库不来货了呢?当月的票不就作废了?
与其浪费了票,倒不如换成实打实的东西,就算这两天吃不完,腌成咸鱼保存起来,留到过年的时候吃,也能给家里多添一道菜啊!
显然,徐元是十分相信他奶当家做主了近四十年的经验的,没有丝毫迟疑,接着那个老太太就把钱和票递了过去:“同志,要五斤鱼!”
这次运来的都是大黄鱼,大小还算均匀,鱼身上带着冰层,在门市部买东西,没有挑的说法,售货员随手抓起五条鱼搁在称上,超出了一两,拿刀割掉一条鱼尾巴,正正好。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