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节
第(3/4)节
后,把展位交给他们。
翻译由部队派来的小战士协助。
姜安宁和周恩瑾一起赶回海沙岛。因为处理及时,工厂的意外没造成大问题。姜安宁松了一口气。
下班回到家,就见到铁牛,他和宁思明在院子里逗安安。两个小学生像两个小大人一样,和安安对话,看得姜安宁忍俊不禁。
周恩瑾处理完公务,回到家还没走近自家院子就看到三人在院子里说笑,“什么事情,这么高兴?”
“还不是铁牛和思宁,有时候小孩子的想法真是让人捉摸不透。”姜安宁说完,目光落在自家爱人用化肥袋子装着的东西上,“拿的什么?这么大。”
“之前你不是说想吃驴肉火烧吗,有个战友转业后进了运输公司,这次刚好去北方,我就请他帮忙弄点驴肉。”周恩瑾从化肥口袋里拿出一条还沾着血迹的驴腿,一看就是刚杀的。
那位战友正愁不知道带什么特产回海岛,周恩瑾找他帮忙,给了他启发,正好他家里人也没吃过驴肉,干脆就弄了一头活驴,和货物一起带了回来。
“这就是驴肉?看起来和牛肉颜色挺像。”铁牛没吃过驴肉,好奇地看着驴腿。
“确实像驴肉。”宁思明附和,眨巴着大眼睛看。
姜安宁眉眼笑盈盈:“牛肉和驴肉还是不一样的。牛肉是深红色,驴肉的颜色要淡一些,口感也要更细腻柔软,尤其是搭配外皮酥脆的火烧吃,那滋味绝对让人吃了还想吃。”
铁牛光是听老姑这么叙述就觉得好吃,更期待了。
这年头只要是能吃的肉那都是紧俏货,尤其这驴肉海沙岛这边还没有。
姑父对老姑那是真没得说。不错,不错。
铁牛小师傅有种欣慰感,姑父现在都知道怎么哄人了。
姜安宁拿着驴腿,眉开眼笑:“今晚有口福了,恩瑾,你去烧面包窖,我去弄驴肉。”
周恩瑾见爱人高兴,嘴角忍不住勾起。
为了弄这头驴,其实费了不少功夫。他和那位战友虽然是同一时期的新兵,但其实不算认识,也是托了共同战友的关系,对方才答应帮忙的。
这些辛苦不算什么,只要爱人高兴,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驴肉的做法很多,不过这次姜安宁主要就是做驴肉火烧和驴肉汤。
刘婶看到这么大一条驴肉高兴坏了,她老家是陕省的,那边也很喜欢吃驴肉,去了首都后也做过驴肉火烧,“安宁,火烧我会做,我来做。”
“那感情好,我来做驴肉。”
作者有话说:
1来自上海通中对上海历届广交会的记载,70年代初,上海出口商品提价过几次,不仅有土特产也有其他轻工业产品。
第113章
◎二合一◎
驴肉火烧要好吃,秘诀就在火烧和驴肉上。驴肉最好是用陈年老汤来卤制,不过这个没条件,姜安宁就换了一种方法。
把驴肉以温水煮,加入她独家配置的配料包,放进一旁的小灶上,专门用温火炖,一直炖到驴肉微微入味。等炖熟透了就可以切成碎,配上青椒粒一起吃,口感更好。
这个做法和陕省的肉夹馍挺像,不过口感不一样,完全是两种东西。
或许是为了运输方便,自家丈夫那位战友选用的是野外放养的小驴。这种驴虽然不如家养的驴大,但胜在肉质鲜美,驴肉呈红褐色,肥肉是带有少许光泽的淡黄色,肥瘦合适。
炉子上小火咕噜咕噜冒泡,那香味就顺着厨房往外飘。
“安宁,这是做什么呢?我在路上就闻到了了,香死我了。”周书婷的肚子还没显怀,这段时间孕吐严重,让她整个人看起来苍白瘦削了一点。
姜安宁揭开盖子,看了看驴肉,从里面捞了一小块出来,“这是恩瑾弄回来的驴肉,今天留在家里吃饭,一会儿把裴姐夫也叫过来。”
“正好老裴家里寄了些吃食过来,一会儿热一热。”周书婷把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