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63节

第(2/4)节
眼的收购价在五分钱一斤,至于菠萝蜜凤梨香蕉这些要贵一点,收购价能到一毛钱一斤。

    整体而言,得益于今年整体气候不错,水果的价格都较往年要便宜一些。反而是各种海产品,因为最近暴雨出海的船少,海鲜价格上涨了一些。

    像姜安宁上次抓的龙虾,一只三斤重的卖价三元,对虾什么的四毛一斤,梭子蟹五毛一斤。

    看完收购站,姜安宁和阿曼又去了一趟百货商店和供销社,供销社的水果和海产品不算多,大概看了下,两人就直接去了百货商店。

    百货商店在羊城最繁华的一条街,三层楼,里面的东西不仅种类多,价格也要贵上不少,水果区各种水果罐头价格在八毛到一块五罐,水果干价格要贵一些,从三块钱到十块钱都有,价格差距大。

    看完水果,姜安宁还去看了海鲜区,心里有数后,两人才乘坐轮渡回了海沙岛。

    回到海沙岛正是下午,阳光热烈,阿曼取了自行车,载着姜安宁回了家属院。

    刚到家属院还没来得及休息,郭秀娥的声音从外面传来,“安宁妹子,有你的信和包裹。”

    邮递员也骑了一辆大金鹿,这种自行车比凤凰牌自行车更适合走山路。

    附近家属院的军属们都出来了,过来问有没有自家的信。每个月这天,邮递员都会过来,帮军属们送信。

    邮递员把信交给姜安宁:“姜安宁同志有三封你的信,还有三个包裹,我顺便给你拿过来了。”

    其实他们平日是不管包裹接送的,主要是周团长曾经帮过邮递员,他正好要来,干脆顺便带过来了。其他人可没有这个待遇,有包裹自己去邮局取。

    怎么这么多?

    姜安宁疑惑,接过信一看。三封信来自三个地方,一封来自首都,一封来自红星大队,最后一封竟然来自滇省,寄信人居然是在知青专列前认识的知青苏渔同志。

    至于三个包裹,一个是三哥寄来的,一个是苏渔,剩下那个居然是周兴云寄来的?

    她记得这辈子和周兴云除了相亲,并没有过多的交集,他怎么会给自己寄包裹。

    郭秀娥见她脸色奇怪,“怎么了?谁寄来的?”

    “没什么,都是认识的人。”姜安宁看了一眼周老爷子的信。

    信里说信封里的存折是婆婆去世前以周恩瑾的名义存的,给未来媳妇的。婆婆还给她留了其他的东西,那些东西不好邮寄,等她去了首都再亲手交给她。

    信里也提到他让周兴云找的全国票证和首都特产。

    姜安宁这才明白为什么周兴云会寄包裹过来,原来是受了老爷子的嘱托,那么便没有关系了。

    姜安宁认为没关系,但有人不想这么放过她。

    方秀这个时候也出了院子,目光落在姜安宁其中一个包裹上,那里有自家姐姐做的记号。

    果然破坏姐姐婚姻的女人就是姜安宁。

    这一次,她定要姜安宁身败名裂。

    想到姐姐在电话里和自己诉苦,方秀佯装去找邮递员,无意中看到包裹,惊讶道:“姜安宁,我姐夫怎么会给你寄包裹?”

    有军嫂问:“方秀,你姐夫不会就是周团长那个侄子吧。”

    “对,我姐夫叫周兴云,是周团长的侄子。”

    这话一出,军属们看着姜安宁的眼神都有些怪异。

    家属院现在都还流传着姜安宁和周家相看的八卦,如果没记错,周兴云和姜安宁之前也相过亲吧。

    或许只是侄子寄给叔叔的东西,没什么大不了。她们不要想歪了。

    可随后方秀的话就让她们不淡定了。

    “我姐姐之前打电话过来说,姐夫不顾她的阻拦,把家里给孩子买奶粉的钱都拿去买礼物了,我还当她胡说,现在看来,原来是给你买吗?”

    方秀话里话外,没有提一句姜安宁的不是,但话里话外却把姜安宁和周兴云的关系说的暧昧不清。

    在什么情况下男
第(2/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