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42章

第(1/2)节
    秋娘不知隔壁的邻居在做什么,但他屋子里的灯,一夜未熄。

    次日清早。

    笃笃——

    敲门声响起。

    秋娘推开院门,只见门口停着一辆马车。那马车上挂着万卷书斋的牌子,随行的带刀护卫八个。

    一袭青衫的公子,戴着一张莲花纹的面具,站在她门前:

    “以免劳烦他们送两趟。秋掌柜,可要一起去书斋?”

    秋娘有点恍惚,“你……是花怜公子?”

    “花怜稍有薄名,未免给书斋惹麻烦,从今以后,便改回本名,陶寒。”花怜淡淡道。

    “哦……陶公子!”秋娘恍然过来,道,“那……我们一起去书斋吧。”

    两人一道进了马车。

    陶寒拿起一卷《千秋》认真看了起来,那书上还有密密麻麻的标注……

    看笔墨痕迹尚新,应该是昨夜写的?

    “公子在这上面写的是……?”秋娘好奇问道。

    陶寒答道,“归纳,分类,注解。从前四期的文章里拆解世子妃想要的文章,以此确定下一期的收录规则。”

    秋娘:他在说什么?听不懂但觉得很厉害。

    “《千秋》看似杂乱,但世子妃的目的一直都很明确。”陶寒眼中有一丝深深的佩服。

    以此掌控京城的舆论,真是一个奇女子!

    秋娘还是听不太懂,但她觉得,眼前这一位刚刚新上任的书斋主事……

    真的特别称职呢!

    上任第一天,已经完全就是主事的样子啦。

    第125章想陪着你

    六月廿九。

    华贵的马车,停在北王府门前。

    每年的七月,谢老太妃都要去京郊外的万福山祈福清修一月。

    因为七月初三,是谢老太妃的娘家将门宁氏,四十年前死守北疆与城同亡之日。

    宁氏满门牺牲,只剩下远在京城的寥寥数人。

    “太妃,这一路山高颠簸,您年事已高,儿媳看不如让世子妃替您祈福代劳。”赵侧妃一脸关心道。

    谢老太妃摇摇头,“每年,我都是要去看看他们的。”

    “太妃一路可得保重身体啊。”赵侧妃一脸做作道:“若非乔氏的身子不争气,需要我照顾,儿媳一定要陪太妃去山上清修。”

    她句句话说的好听,但实事一件不做。

    谢老太妃回头看向乔氏道,“莹莹身子娇弱,你好好照顾她便是,无需挂念我。”

    赵侧妃、李侧妃等一道拜别后。

    谢凌熙与姜容、谢若娇护送着谢老太妃,一道去万福山。

    此处祈福十分有名,来往马车众多。但谢老太妃祈福在一个单独的山头,倒也不虞被人打扰了清静。

    翠山清俊。

    草木茂盛。

    山上有一座谢老太妃捐款修缮的祈福塔。塔高九层,每一层都供奉着无数人的名字与祈福灯。

    有许多外姓,不仅仅是宁家人。

    “这些是当年守城一同战死的将士的名字。”谢若娇看见姜容的视线落在那些名字上,凑近小声道:

    “祖母为所有阵亡的将士一起祈福。”

    一将功成万骨枯。

    而今大夏的安宁,是无数先辈们以血肉筑造。他们的功劳,总会有人铭记,在此以祈福灯供奉。

    一行人到了塔顶。

    密密麻麻一排排祈福灯上,挂着许多宁姓。

    摆的最近的一盏祈福灯,挂着两个名字。

    慕容照,宁蓁。

    谢老太妃的视线落在这一盏灯上,眼眶微微泛红,道,“蓁儿的父母战死,她自幼养在我的膝下,便如同我的女儿一般。只可惜她福薄,去的早……”

    昭仁太子名讳慕容照,娶妻宁蓁。

    十九年前北疆一战,太子重伤不治身亡。太子妃忧伤过度,在宫中自焚殉情……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