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80节

第(3/4)节
,但是你轻慢了咱们之间的感情,就要付出真金白银的代价。”

    “没发烧啊!”康熙探身摸了摸她的额头,“怎么尽说胡话!朕是皇帝,又不是放债的。”

    “哼,谁知道你以后怎么想的,说不定为了贿赂大臣,就松了口,所以不要擅自为未来的你承诺!”佟安宁轻哼道。

    康熙一副成竹在胸之色,“现在朕就告诉你,不会借的。帝王金口玉言。”

    佟安宁没应和,她就看看康熙会不会打脸。

    “好了,这事先不提,咱们说说我借钱的事情,我也不要多,就要两百万两,按照约定,一年两成银子,明年的年底,四十万两利息如约送到你手上,怎么样?”佟安宁浅浅一笑,冲着康熙摊开白皙的掌心,架势不言而喻。

    “四十万!你确定能拿出来,不会是从这两百万里抽出的?”康熙还是有些担心。

    “皇上表哥,你居然懂这种骗局?”佟安宁有些诧异,都说康熙博学多才,她也承认对方是聪明人,对于治国,他可能懂很多,但是这种商业诡计他居然也知道?

    康熙顿时嘴角微抽,“你什么意思?”

    “呵呵……我当然不会这样做,只是民间有些骗子利用高息骗百姓储蓄,就是用百姓的本金垫付高息,等到吸纳了足够的钱,就……”

    佟安宁两手一摊。

    康熙补充道:“将所有钱财席卷一空!”

    佟安宁点头,“你想赚的是利息,别人看上的却是你的本金。”

    康熙:……

    之后佟安宁拿到康熙的条子满意走了,凭借条子,她可以去国库领两百万银两。

    等出了乾清宫,佟安宁看着手中的条子,有些头疼,等到她拿了银子,提醒康熙不要将国库当私库拿,私库和国库还是要分开的,否则容易乱套。

    要不然国库和私库还分开干什么,要她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那些愈发庞大的皇室宗亲应该让康熙私库出钱来养,到时候他就会自己嫌弃了。

    康熙前脚刚和佟安宁保证过,不会当“债主”借钱,后脚就被户部提醒,说是近来许多皇亲国戚向国库借钱,他们实在是撑不住了,而且不止皇亲国戚,包括和康熙关系比较亲厚的大臣也开始借了不少。

    看到奏折后,康熙第一想法是,幸亏佟安宁不知道,否则估计会被她嘲笑。

    第106章

    其实这个时候的官员俸禄比较低,实际上,从明朝开始,到清朝,官员的俸禄都维持在一个低水平,可是市场的物价水平却一直在上升。

    许多人以为当官以后,权利、名望、钱财都会来,事实并不是这样,在当时,如果不开辟副业,不搞歪门邪道,当官只会让你社会地位提高一些,却不能够带来丰厚的收益,因为当时的俸禄对比京城的收入实在是太低了,这就造成另外一个现象,形成官场集体腐败贪污的诱因,除非你家世殷实,当官不求回报,否则不贪不抢,别说买房了,就是养活自己都麻烦。

    就这样,康熙居然对于给手下涨薪水的问题一直都犹豫,搞不懂。

    而到现在这个时候,清朝已经入关四十多年,对比一开始的皇亲国戚数量,数量直线飙升,祖孙三代都足够生出来了,皇亲国戚嚣张跋扈,行事无所忌惮,都是沾亲带故,朝廷官员想要约束他们,十分麻烦,也因此形成恶性循环,让这些皇亲国戚更加嚣张。

    没财、没权、没官职,但是人家就能在皇城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一边仗着皇帝的势欺人,一边借着国库的钱,当然还钱是不可能还钱的。

    一旦官员去要账,多数先吓唬一顿,如果第一招没用,那就是卖惨,表示他们为了大清付出了多少多少,如果第二招也不管用,那就是耍赖不还了。

    这些人去借钱尚且在忍受中,然后许多和皇帝有亲戚关系的官员也效仿,向国库借钱,突出代表就是索额图,人家前段时间为了云南百姓“募捐”了七十多万银子,现在府中正是困难的时候,所以前段时间向国库借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