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09节

第(3/3)节
饭和麦饭。”

    麦饭,带壳麦子煮的饭。

    诚然,有些百姓是真不知道麦子去壳后磨成面粉可以做更美味的东西,但那都是极偏僻的地方才如此。

    更多的百姓是知道的。

    但他们为什么不做,还是吃麦饭?

    当然是因为粮食不够,要省着吃了。

    哦,还有一个原因,因为懒和人力的问题。

    麦子去壳后磨成面粉,麦壳其实也可以打磨成粉,和面粉掺在一起做成馍吃,虽然口感也不太好,但比麦饭要强。

    但磨成粉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和时间,在生存资源需要大量时间去争取的情况下,没有多少人有兴致去做这种事。

    毕竟有的吃就不错了。

    但好的饮食不仅能让人有幸福感,还能激励人的斗志,赵含章又吃了一口麦饭,当即决定,“我要建一个磨坊!”

    傅庭涵立即应和,“这个我赞同。”

    赵含章不由一乐,将碗递过去,“拨给我一些?”

    傅庭涵移开,“不用,我能吃。”

    第二天,秋武带着人在半路上接到了成伯和常宁一行人。

    秋武高兴的道:“是女郎派属下来接常先生的。”

    常宁感受到了赵含章的看重,哪怕知道她是居心不良,哦,不,是有所求,但还是忍不住感动。

    这就是转换心态带来的变化,果然,对方一旦变成自己的主君,成了一路人,那居心不良也变成了礼贤下士。

    常宁感念赵含章的看重,路上便加快了速度。

    还未靠近西平县,他就察觉到了不同。

    道路两边的田里,正有不少青壮在劳作,他停下来看了一下,发现每块地里都有三五个青壮,而附近一个妇人和孩子也没有。

    普通农家并不是只有男子下地,而是全家老幼,凡是可以自由行走的,都会到地里去干活儿。

    常宁指了问道:“那是村民?”

    秋武看了一眼后道:“不是,是女郎收留的难民,现在是长工。”

    “那这些地……”

    “都是无主的荒地了,”秋武道:“女郎让他们开出来,今年要种小麦。”

    常宁默默记下,越靠近县城越热闹,两边田地里也慢慢出现了他熟悉的妇人、老人和孩子,反倒是这些人劳作的地里少了青壮年。

    常宁不必问就猜到了,他叹息一声问道:“西平县守城之战伤亡很重吧?”

    秋武点头,“是。”
第(3/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