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节
第(2/7)节
永昌王一同谋逆,永昌王被赐死于长安,闾若文族诛,他虽与陛下生母闾后同为郁久闾氏,都来自柔然,但闾后一族早在道武皇帝时候便投魏,历经数代,濮阳王闾若文并不是跟他们一起的啊。”
文帝道:“南安王的母亲是先帝的左昭仪,是柔然可汗吴提的妹妹,也姓郁久闾。既为同族同宗,结亲那是常有的事,柔然更不讲究什么同族同姓不能婚的。”看向吕玲珑,道,“所以她一半是闾若文家的人,一半是朕生母恭皇后一家的人。这也是朕当时犹豫的原因,最后想着她是个女子,留下了她。没想到隔了这些年,还是惹出这些事来,反倒害了朕的亲兄弟。”
吕玲珑冷笑道:“这帝位本来就不该是你的。”
文帝淡淡一笑,道:“朕从来就觉得,女子干政并没什么大不了的,本来我们大代从前就有‘女国’之称,那祁皇后就凶悍得很。但也得要那女子聪明强干才成,若是蠢了笨了,那才真是祸事,害人害己。就算不聪明强干,至少也得有自知之明,常太后好歹也并无僭越之举,才得平安终老。朕本来还有话想问你,听你这般说,也没什么可问了,你不会知道什么的。皇后说你并无伤她之意,替你讨情,朕也就一切按律办便是。淮儿,把她交给廷尉寺,审问清楚后报三都大官,吕玲珑总归是闾后亲眷,需得他们裁断。”
裴明淮虽知文帝所说是实,吕玲珑想必也不会知道杀尉端之人是谁,也不会知道灵岩石窟一案的幕后主谋,但总抱着一线希望想要再问一问。文帝看出他的心思,道:“要审人,你交给你那好朋友去,你这一点不如他。着人带她去,天也亮了,你随朕去崇光宫,赶紧把祭天的事办了,回城去还有的是事忙。”
裴明淮笑道:“陛下就不想问问,她是怎么成了乐良王的王妃了么?”
“那有什么好问的!吕玲珑又不是不认识乐良王!”文帝道,“存心想要勾引,还能有不成的么?若是吕玲珑不成,还有别的人,投其所好,总能有成的。朕以前下了诏,不许与甚么伎巧卑姓的通婚,也没什么大用,不过就是偷偷摸摸不大张旗鼓罢了。朕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几个不在京城也无甚大碍,由得他们去,没料到反酿出这祸事。”
凌羽在旁问道:“陛下,吴大哥不是升官了么,为什么这事还不由他管啊?”
文帝微笑道:“凡是帝室诸姓和勋贵宗亲的案子裁断,必得经三都大官,这是规矩。不过三都大官向来也常由勋贵武将兼任,要他们来断案,那简直就是胡来,所以最好是廷尉寺先行裁断。”
凌羽朝吕玲珑看了看,道:“那她会被判什么样的罪啊?”
裴明淮道:“依律当车裂,族人坐诛。”
凌羽伸了伸舌头,道:“怎么又是车裂,吓人得很。我还记得以前那个……那个什么,陛下,就是那个什么常山王,他非要说我跟大哥同谋,要治我的罪,也说是要车裂,吓得我不行。”说着坐到了文帝身边,笑道,“陛下,要是我哪一日也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你不要罚我,好不好?”
文帝盯了他一眼,道:“朕刚才说了,人得有自知之明。若谁那么不开眼的要拉着你一同谋反,必得被你搞砸,还是省点儿事吧。”
裴明淮喝道:“凌羽,别老胡说八道的!”见众禁军押了吕玲珑预备回城,笑道:“玲珑,你既然干了这样的事,就该是不怕死的。只是死是一回事,怎么个死法又是一回事。我朝凡大辟都加裸刑,男子也罢了,你这样年轻貌美的姑娘,死前还得受这羞辱,你就真不怕了?”
他见吕玲珑脸都白了,又笑道:“即便是你害死了吕谯,他想必也决不情愿你受此羞辱。你想清楚了,只要你肯告诉我些有用的事,我就让你体体面面地死。若是不肯,那就依律而行。”
见吕玲珑被带走了,凌羽问文帝道:“明淮哥哥在说什么呀?”
“我大代一族总归是从塞外入主中原的,以前部族中颇多刑律不同于此间……”文帝还没说完,裴明淮便道,“陛下,你跟他说这么多干什么,我
第(2/7)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