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47节

第(2/5)节
尘故不净”。在这里特别要指出来,不能在北魏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虽然用在这里非常恰当。问题是,这偈子是唐朝惠能说的,九宫背景是南北朝……

    所以说,很多佛经在南北朝时期是不能引用的,不过好在北魏时已经过了十六国那个译经最高峰了,如果是魏晋时期就比较惨了,没多少经可用。

    诗赋之属的也同理。比如《修罗道》里面裴明淮引用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是曹操《蒿里行》,沈鸣泉引用的是陶潜的《读山海经》,在《锁龙魂》里面那个天鬼的人又化用了一次,就是他说的“愚公有心移山,精卫有心填海。同虑无物,化去无悔”。陶渊明《读山海经》原诗: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太子引用的赞杨甘子美的赋是出自江淹,这个年代有点不太确定,不过根据“江郎才尽”这成语,我就姑且当《丽色赋》是他早年写的。阮尼引用的那两句“尸丧狭谷中,白骨无人收”也很出名,北朝民歌,收在《乐府诗集》里面,属《企喻歌》。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最著名的《敕勒歌》那时候还没有,所以在序章里面,斛律莫烈跟凌羽讲阴山那边的风景,也不敢直接引用,只能化用。按斛律莫烈的设定是斛律倍侯利的后代,让他说这话是因为有意见认为《敕勒歌》是斛律金所作或者至少是他先唱出来的,斛律金就是斛律倍侯利的后人。

    斛律倍侯利也有句相关的歌谣挺有趣,就是第九部《九宫变》里,裴明淮调侃斛律莫烈的:“求良夫,当如倍侯”。

    一般来说,这类引用的诗赋或者旧典都不再另行解释了,有兴趣的可以查查出处,不少是带机锋的,比如昙秀和祝青宁在八角寺和无极观互怼的那两幕(文化人在一起就是话多)。

    第2章

    吴震到得永宁寺,却见着有辇驾在门口,细看了一看是云母车,但跟的却不是禁军,都是腰佩短剑的女子。知道是景风公主来了,吴震心里不由得一阵嘀咕。想了一想,径直去了园子里面。七层浮图在园中,景风就算来敬香礼佛,也只会在正殿,想必也不会逛到园子里面去。吴震上一回在沈家多少得罪了她,又身有要务,也不想跟她朝面。

    永宁寺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出了法鸾大师的事,四处都静悄悄的,只偶尔听得几声鸟鸣。此时园中海棠开得正盛,浓绿中缀了嫣红,煞是好看。吴震走到一处不起眼的佛堂旁边,忽听见里面有人说话,是个娇滴滴的女子声音,甚是熟悉。

    “你这一趟出去,我可担心死了。一路上有没有遇到什么事?”

    吴震一听,那说话的女子竟然是景风,这一惊非同小可。他是真不想听,但人就在佛堂外面,实在是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好在那佛堂的窗子上面爬满藤蔓,里面的人也不容易看到外面,只得屏息凝气,准备找个机会溜走。一时间心里是转了千百个念头,景风跑到永宁寺来跟人相会,这么神神秘秘的,那个人究竟是谁?

    只听又有个男子说话,听到那声音,吴震一下子是全明白了,这些年来心里那个想不通的疑问,总算是有了答案。

    跟景风说话的竟是裴明淮。只听裴明淮道:“没什么,你别担心。倒是你……你还好么?要是尉家住不惯,你便回你公主府上去。要不,你去宫里陪你母亲尉昭仪也成,也多陪陪皇上。”

    景风道:“父皇最近看着我就生气,我可不去讨他的嫌。”

    裴明淮问道:“怎么了?”

    “不就是摘了九华堂的那悦般国来的仙草么,父皇把我骂了一顿,叫我以后再不准进去。”景风道,“不就一株草么!我这亲生女儿,还抵不上一株草?”

    裴明淮道:“恐怕不止这事吧?”

    景风沉默片刻,道:“他叫我不要多管哥哥的事。”

    听她如此说,裴明淮也一时无话,半日方道:“皇上说得没错,你是公主,
第(2/5)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