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第(1/2)节
众人都笑着应了,因一时之间找不到鼓,就用了个小酒坛代替,又取了一支绢制的梅花。宁春先转过身,背对大家,随后用筷子,击打起酒坛来,口里还振振有词:“传花传花,传到谁家?传花传花,各个别拉!”
这梅花在众人手中过了两圈,宁春还没有喊停的意思。永胜实在是不耐烦了,伸手推他。偏偏这时宁春道出“停”字,梅花正落在永胜手中。
永胜正要在宝雅与曹颐面前卖弄,笑着喝了一杯酒,心里却有些犯难。平日间在朋友中说起的笑话,哪里适合在女儿家面前讲起?怕是大家还没逗笑,自己就要落得个轻浮的评语,那可实在是得不偿失。为求稳妥,还是讲了个古书上看到的中规中矩的旧笑话:
有甲乙两人,打算合本做酒。甲对乙说:“你出米,我出水。”乙问:“米若是我的,如何算帐?”甲回答:“我决不亏心。到酒熟时,只需还我这些水罢了,其余多是你的。”
众人齐笑,都道那甲却是不亏心的,不过是黑心罢了。接着,是永胜转过身“击鼓”,梅花停在曹颂手里。
曹颂哪里会讲笑话?抓抓后脑勺,想了好一会儿,想到宗学里听来的一则笑话:
有个新媳妇初拜堂,就产下一个儿子。她婆婆嫌丢人,赶紧抱走孩子藏起来。新媳妇说:“早知亲娘如此欢喜,家中大的、二的,何不一发领来?”
这笑话虽是可乐,不过眼下讲来,还是不太妥当。大家应付着笑几声,反不如刚才永胜讲时热闹。
夜已深了,大家都有些困乏,又说了两句话,就各自回去安置了。
第0103章老父
虽然才是腊月初二,又赶上午后,但因昨日下雪的缘故,今儿的天气极冷。曹颙骑在马上疾驰,只觉得寒风是利刃一半。官道上人烟稀少,只有曹颙与魏家兄弟的身影。
原本打算今儿在小汤山庄子歇上一日,明儿在启程回京的。然而中午京城府里派人过来,说是老爷到京了,庄先生请大爷快点回府。
曹颙与众人说了缘故,言道自己要先行回京,大家可以这边随意玩耍,明儿再回京。大家玩了两日,已经尽兴,便都决定也今儿返程。
曹颙急着回去见父亲,就将车队托给塞什图与宁春照看,自己带着魏家兄弟先行一步。
小汤山到安定门有六十里,纵然是快马加鞭,曹颙他们也有了一个多时辰。
回到曹府时,已经是申初(下午三点)。
刚进府门,老管家曹忠就迎了上来。曹颙忙问:“老爷呢?”
“刚用完晚饭,眼下与庄先生在书房说话。大爷是先换了衣裳,还是直接过去请安?”老管家见曹颙脸色有些憔悴,不禁有几分担心:“大爷这是怎么?瞅着比两日前倒清减了!”
“没大碍,我先给父亲请了安,再换衣服吧!”曹颙简单的整理整理领口袖口,往前厅去了。
前厅门外候着的,是曹寅身边的管事曹元。他是南边府里大管家曹福的长子,曹方的哥哥,小满的伯父。四十来岁,微微有些发福,见曹颙走来,忙打千行礼:“奴才给大爷请安!”
“闹这些虚礼做什么?老爷在里面?”曹颙伸手虚扶,对他很是客气。
曹元恭声答道:“回大爷话,老爷在里边的,可需奴才帮您通报?”
“嗯!”曹颙点了点头:“通报吧,我来给父亲请安!”
门口的说话声已是传到了书房里,曹寅听闻,便高声问道:“可是颙儿回来了?进来吧!”
曹颙应声进了,见到曹寅的那刻,他顿时觉得心酸不已。
父子自打三月分别,至今还不到一年,曹寅却已经是头发花白,面容枯瘦,却与过去大不相同。若不是他腰板仍挺得笔直,眼神依旧带着几分犀利,实在很难让人将眼前这个老者与那个谈笑江南官场数十年的曹织造联系到一起。
曹颙上前来给曹寅请了安后,庄先生就退了出去。
曹寅叫曹颙坐了,随口询问了几句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