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18章

第(1/2)节
    但毕竟拥有特权,他们找到了书院,提出要看顾青入学考试的试卷。

    书院的夫子自然无有不从。

    等他们拿到那张试卷,从头到尾看了,第一反应是不可置信,这手字,这精妙绝伦的策论怎么可能是一个穷小子能写出来的?

    然而要说他舞弊,那更不可能了,他没有那样的能耐。

    四人中,有的原本没什么斗志,看了试卷,那点不服气也消除了。

    有的更加愤愤不平,视顾青为眼中钉肉中刺,发誓要超过他,重新夺回属于自己的荣誉。

    之后他们在学院展开了一系列的明争暗斗,绞尽脑汁提出各种比试,但顾青总能轻轻松松地取得胜利。

    借着他们的风光,顾青在学院崭露头角。

    世人有慕强心理,尤其顾青比书院学子们超出了一大截,再加上她性格好,不是一般平民学子面对权贵的唯唯诺诺,大方有礼,谈吐风趣,吸引了很多人结交。

    而那四个世家贵子被打脸了许多回,终于放下自己的偏见,对顾青心服口服。

    在这之后,他们开始与顾青接触,后来成了无话不谈的知交好友。

    ]

    我就知道,没有人能拒绝小顾。

    从瞧不起,不可置信到对她的才华心服口服,然后成为至交好友,这四人的心理路程真精彩。

    换个人遇到这些刁难,可能早已经退缩了,幸好小顾才华出众,对她来说小菜一碟。

    其实在他们认真对待小顾的那一刻,已经算是认输了。

    终于过上正常的书院生活了,这样对比,之前的那个书院风气果然不好,乌烟瘴气的。北麓书院里,虽然也少不了一些富贵人家的臭毛病,但总体来说风气好多了。

    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话本应该叫我家那不专心读书的逆子好好看看。

    [

    在学习的间隙,顾青没忘了家里,经常抽出空来,回家去看看。

    然而毕竟往来不方便,即使坐着马车都得大半天,回去的次数便少了起来。

    她们住的村子不大,整个村子里的人互相认识,有个风吹草动难免惊动别人。

    而顾青不经常回来的事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他们知道顾青在县学读书,每天会回家。一开始羡慕得不得了,夸顾青有出息,催促家里的孩子勤奋上进跟顾青学习。

    现在一看顾青居然不回家,顿时什么风言风语都出来了,骂她白眼狼,忘恩负义,想跟家里撇清关系。

    还有那些消息灵通,但也不怎么灵通的人听说了县学书院里发生的事,迫不及待地回来嚷嚷,说她估计因为考试舞弊被赶出书院了。

    满村哗然,顾青在村人口中的地位瞬间天翻地覆,成了道德败坏,下流无耻的人。

    对她的去向也是议论纷纷,有人说她成了偷鸡摸狗的小流氓,有人说她重操父亲的旧业,是个货郎。

    任由顾母如何解释顾青在府城的书院读书。他们都不相信,反过来劝她不要做青天白日梦,一定是顾青骗了她。

    县学的书院,在他们眼中已经是顶天了,府城的书院更是遥不可及。所以没有人相信,顾青能考上去。

    这时,县上来了一群人,敲锣打鼓,好不热闹。

    村民们好奇地出门观看,一路跟着,发现那队人停在了顾家门口,高声恭喜顾母,说她儿子在院试中得了案首。

    围观者皆惊。

    顾青?!怎么可能是顾青那小子?他不是因为舞弊被赶出书院了吗?怎么成了案首?

    围观群众问他们是不是弄错了。

    领头送喜报的那个人摇了摇头,笃定没有弄错,说出了顾青的籍贯。

    围观者们面面相觑,却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他们先前还在口中嘲讽的人,摇身一变成了院试案首。

    再看着顾母高高兴兴地接过喜报,邀请送喜的人进去喝茶,不由更加眼红了,嫉妒得咬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