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4节

第(4/4)节
词歌赋,还是国外?的名著诗歌,林芳都来者不拒。

    林芳不止下课去图书馆借书看上?一遍,甚至还要多看几遍争取去把它?背下来,随后还要写?感悟、写?观后感,遇到有?不明白的,就记录下来找宋老师,找师娘询问学习。

    “《沧浪诗话》读过没,所谓诗之品有?九,哪九?”赵老师看林芳点?头,诧异的挑挑眉,没想到一个中专生能读到《沧浪诗话》,这涉猎是蛮广的。

    “曰高、曰古、曰深、曰远、曰长、曰雄浑……”

    “那?《玉台新咏》中的孔雀东南飞读过么?能背吗?”看林芳张口?就来,赵老师端正了坐姿,感兴趣的越问越深,正视了刚才随便考问的态度。

    “说说看你对正始文学的看法?”

    “那?永明文学呢?”

    “鲁迅先生的一句“隽思妙语,时足解颐”源于何??”

    “《百年孤独》中……”

    “好,老宋,这孩子好啊。”

    这孩子简直出乎意料,小小年纪对中外?各种名家著作简直如数家珍、信手拈来,而且不仅能背诵,还能说上?个一二三四五出来,且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这小小年纪得多大的阅读量,得费多少功夫,花多少精力。

    “好,你说的事,我应了,回头我把借书卡送来,往后这孩子但凡想借书直接去农大图书馆,要是有?空愿意去听课也可以去课堂旁听去。”赵老师高兴的拍着老友的肩膀,满口?应承。

    本来还以为老宋是让一个孩子给糊弄住了,就为了两篇啥都不是文章,自己俩口?子花大价钱买各种、杂志报纸就算了,还大费周章的委托这些邻居旧友帮忙留意各省各地最近的报纸杂志内容……

    当时赵老师一听又是为了林芳的事,顿时就有?些反感了。老宋为了她?,又是借书,又是借卡,还想着能不能安排旁听,现在又整出什么稿件被?盗,咋一出一出都是这孩子的事?

    转头又想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顶多会背几本书,能写?上?两篇发表的文章已是天大幸事了,农大正经的本科生一年到头都不一定有?几篇文章能发表。

    怎么那?么赶巧,好好的能把自己写?完的稿子给丢了,别不是江郎才尽,故意给自己编的借口?吧。

    再想想老宋又说这孩子以前处境凄惨,为了上?学历经坎坷,赵老师一拍大腿心想:完了。

    老宋这人一向文人风骨,怜惜弱小,又爱才心切,肯定是让这孩子给糊弄了,现在肯定心盲眼瞎、偏听偏信了。

    抱着局外?高人来点?醒人的态度,赵老师在旧友这,从大清早听说人要来,这都坐上?大半天了。

    万万没想到啊,到头来是自己想差了,这孩子是真有?真才实学啊!
第(4/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