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第(1/2)节
第149章兵戈起
侧门关上,程荀带着那老妇人去了就近一间空室。
那妇人情绪激动,身子不住颤抖,还不等程荀询问,妇人一进门就跪在了程荀面前,砰砰磕了几个响头。
身后那几个孩子见状也扑了上来,不过三四岁的模样,跪在地上有样学样地磕起头来。
程荀吓得差点原地跳起来,一旁的贺川和李显赶忙上前将他们扶起,寻了椅子、递了茶水,一番忙碌后,那妇人的情绪终于稍微平静下来。
她局促地坐在椅子里,腰背佝偻着,布满褶皱的双眼噙满泪水,断断续续地哭喊道:“大小姐、好小姐……求求你,让老生出城、出城去寻我儿吧!”
那妇人语无伦次地哀求着,程荀终于弄明白了她所求之事。
原来这妇人的独子是紘城守城军中的将士,儿媳早早病逝,儿子又在军中讨生活,老妇人便独自在家拉扯几个孙儿。
老妇人原本还庆幸儿子未被抽调到西北前线,而是留守在紘城中,在军中做些巡视、查探的活计。
可她万万没想到,今早起来便听到传言,鞑靼来犯,军中一队探子死在了城外六坝山里,全城戒严。
听到消息后,她抱着孙儿在城中寻了一早上,都未能在城中将士里发现儿子的身影。
而方才孟府门前的闹剧,便是她哭求林瑞放她出城。她要出城寻找自己的儿子。
“老人家。”程荀终于明白来龙去脉,只能上前道,“而今城外不安生,军中下令闭城门,一时半会儿是出不去的。”
“……那我儿子怎么办?”老妇人捂着嘴,一张脸扭曲着,仿佛痛到说不出话。
程荀一时语塞。
老妇人抱住头,深深埋在腿上,无声崩溃。贺川担心几个孩子被吓到,干脆拉着他们的手走到门边坐着。
“他怎么没回来呢?怎么没人接他回来呢?”
半晌,那老妇人终于抬起头。她坐在椅子边缘,垂首盯着地面,嘴里喃喃着,不断重复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程荀的心口像被人紧紧抓住,竟有些喘不过气。她移开视线,却见贺川抱着几个孩子坐在门口,给他们分蜜饯吃。
他们尚且不知,城外百里,他们的父亲已然倒在了那冰天雪地之中,连尸骨都来不及寻回来。
而这只是一个开始。
程荀闭了闭眼,努力寻找委婉的言辞:“这样,我帮您留意着,待时机合适,便命人出城去找。”
老妇人反应了好一会儿,明白过来程荀的意思,仿若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般,双眼迸发出光亮。
程荀从一旁拿来纸笔,细细询问那位将士的名姓、年岁、特征,一字一句记录下来。老妇人也坐直身子,倒豆子一般,将儿子的情况事无巨细说了出来。
郑田,年二五,蓄胡,侧脸有痣,额角有疤,腿脚伶俐……
写完后,程荀将那纸张叠好,当着老妇人的面塞进衣襟里。
“多谢您,多谢您,真是大慈大悲……”老妇人又哭又笑,涕泗横流,狼狈到了极点。
程荀艰难地扯出个笑,吩咐亲卫将祖孙几人安然送回家中,还捎上了不少口粮,准备送给这祖孙一家。
临出门前,贺川特意将亲卫拉到一旁,嘱咐他们务必要到人家中后再拿出口粮。亲卫心下了然,带着他们匆匆离去。
待祖孙几人走后,府中霎时安静下来。
程荀强撑的笑脸也落了下来。她嘴唇紧抿,在原地站了半晌,开口吩咐道:“叫厨房准备起来吧。”
贺川一愣,以为程荀要安排厨房什么要事,连忙追问。
程荀却看了她一眼,只道:“大敌当前,难道就不吃饭了?”
说罢,她大步朝书房走,话音丢在身后。
“正月初一,往常怎么过,今日就怎么过。”
-
乌云蔽日,过晌午,天色很快昏暗下来。狂风乱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