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第(1/2)节
从西路大军溃散、阿拉塔攻破肃州开始,即便局势如何糟糕,程荀也从未觉得瓦剌能够荡平中原、改朝换代。
阿拉塔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游牧人依水草而生,后续兵马粮草必然难以为继;甚至还有那所谓的瓦剌之盟,早已名不副实。
阿拉塔连瓦剌都统一不了,更何况偌大一个大齐。
这场仗,瓦剌必是要输的,于阿拉塔而言,不过是拉锯的时间长短、能捞到的好处多少之别。
可难道大齐就是赢家吗?
或许对某些人而言,这场仗是争权夺利的幌子,是借机发家的工具,是党同伐异的机会。
可对马娘子一家、对违背诏令的沈焕、对背负骂名的晏决明、对葬身扁都隘口的三千神隐骑,甚至对沦陷至今生死不明的肃州百姓而言,刀马上那一条条鲜活的、逝去的、再也无法言语的性命,是赢吗?
有些哭声遥远而伪善,看似殷殷切切,实际不过装腔作势。
刽子手穿上新衣,摇身一变,就能以英雄之名,借着尸山尸海,爬上权势之巅。
可展露在她眼前的,却是那些具体的人,和那些真切的痛。
这样的日子,哪怕早一天终结,也是百姓之幸。
程荀深深叹息,整理片刻翻涌的思绪,提笔将晏立勇所说的情报记下。
她身处后方,能获得消息的途径无非那几个途径。
程荀深知,越在这样特殊的关头,信息的价值就越珍贵。生怕错过任何蛛丝马迹,每每收到信报,她都不厌其烦将其记录下来,装订成册,时常看到深夜。
程荀埋头苦写,而那边,细致说完情报后,晏立勇只觉得嗓子都快冒烟了。恰好,贺川悄悄走进来,为二人添了茶。
趁程荀盯着舆图目露沉思之际,晏立勇迅速抬起茶盏,将温茶一饮而尽,顺便给贺川递了个“多谢”的眼神。
贺川笑了下,正要轻手轻脚离开书房,却听背后程荀唤道:“贺川,先别走。”
贺川一愣,赶忙站住了。
晏立勇二人在屋中耐心等待,而程荀整理完情报后,对照着舆图,又粗略翻看了此前的记录。看着看着,她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鞑靼……直到现在为止,连一点动向都没透出来么?”
程荀冷不丁问道。
第141章共患难(二更)
“鞑靼……直到现在为止,连一点动向都没透出来么?”
程荀紧紧盯着舆图,冷不丁问道。
晏立勇与贺川一愣,随即对视一眼,在彼此眼中看见了相同的惊诧和警惕。
“主子,您的意思是?”贺川忽觉整个精神都紧张起来,脊背紧绷着,试探问道。
程荀缓缓踱步到书房一侧墙上悬挂的那张巨大的羊皮舆图面前。
舆图以紘城为中心,东西两面延伸出去,分别是荒凉无际的瓦剌大漠,和曾葬送了大半个沈家军的漠南草原。
“大齐扶持了鞑靼新王上位,此后朝廷对鞑靼的态度也多是拉拢互利,鞑靼王应不至于在此时发难。”
贺川定定心神,理智分析道。
“是啊,主子。”
晏立勇也压下惊惧,双手抱臂,支着下巴道:
“鞑靼王刚上位不久,既要清算前任势力,又要扶持自己人,只怕内部还矛盾重重。
“若这个关头还要分出心神对付大齐,未免太过托大……更何况,那位鞑靼新王年纪尚小,此前对大齐也很是崇敬,应该不大可能……”
随着程荀转身望过来的视线,晏立勇的话音愈发迟疑,逐渐变轻。
程荀站在原地,静静看着他,宽大的衣袍衬得身姿愈发端庄秀丽。她轻言轻语,可吐出的话却一阵见血。
“勇叔见过鞑靼王?”
晏立勇摇摇头:“将军杀进神隐骑时,身边并无亲卫。”
“既如此,你我又怎能拿万千百姓、大好江山,去赌鞑靼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