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节
第(2/3)节
而后来,周东也在拿了几次后发现,居然能起到好的效果,这就让周东知道了一点,饥饿营销,越是限量,越能挑动人买东西的欲望,显得稀少难得。
这也为他们家打下商业帝国形成了基础。
至于此刻,夫妻俩坐在屋子的椅子上,还在商量着事情呢。
生意工作的事情,急也急不来,他们现在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而现在最重要的是,孩子们就要开学了。
不只是小的几个要开学,大的也要准备去上大学了。
夫妻俩要操心的事情还挺多的。
第466章北上首都
“到时候我送老大去首都,你就在家里忙着吧,店里的事情,我和老二老三都交代过了,他们也会处理好的。”周东说道。
陈丽点点头,“我知道。”
本来去北方上学,周孝青是打算自己一个人去的。
他觉得自己也不小了,根本不用爸妈陪同。
但是他是这么想的,周东夫妇俩却不这么想。
自家儿子从小到大,可能最远就是之前一家人去了省城,也没去过别的地方。
要说在乡下,老大这生存能力是够的,能自己养活自己,什么都会做。
但是去了城里,特别是祖国的首都,可不是在农村养猪喂草那么简单。
周东自己虽然也没去过,但是他觉得自己好歹是个大人,陪同着去会更方便。
夫妻俩商量后,第二天就把这事情跟老大说了。
周孝青刚开始还觉得多此一举,“没事,我自己能去的,到时候坐上火车,直接就到首都的火车站了,学校会有人接的。”
“那也不行,你一个人去那么远,我们不放心。”陈丽说道。
她劝了又劝自家儿子,最后,周孝青也在爸妈的劝说中,点头答应。
老大的事情这就算解决了,而剩下几个孩子的事情还要解决。
周东打算,把几个孩子上学的事情,从乡里那边,弄到县城来读书。
因为他们现在大人的主要方向也在这边,再在那边读书,一来不方便照顾,二来是县城的老师教育方面,会比那边更好。
并且,不只是周东这么想的,老二老三家也是这么想的。
做父母的,累一辈子,不就是想让儿孙过的轻松自在些。
以前说读书没什么用,反正读再多也要回到家里耕田。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高考恢复后,很多人家就靠着孩子考上大学彻底翻身的。
没有人不崇拜知识,特别是当自己拿到一本书,自己却不认字的时候,就会发现,这读书真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不然你连跟人吵架都说要讲究律法法律。
就算上街了解个新闻,你也得会看报纸,会看字。
所以,除了老四家孩子还小之外,不用上学,其他几家都准备把孩子从乡里的学校弄到县城里来。
特别是周东家的老二,现在也上高中了,很快也要步大哥的路,去参加高考,更要注意这方面的学习。
大家一合计,都有这意思后,就回了趟家里,把这事情跟家里的老人说了一下。
毕竟孩子不在村里,老人家生活也寂寞的多,也怕他们担心。
而在家里的几个老人,听说要把孩子接到县城读书,都是以双手双脚的赞成。
周老爹说道:“这样好,你们方便照顾他们,他们也能在学校学到更多的知识,这乡里的学校,怎么也不如城里的好。”
乡里的学校很多老师也是附近的读过书的,不算懂得很多知识,教不了太多知识。
在老人答应后,周东这边也开始着手为孩子换地方上学。
等弄完这一切,周东也差不多到时候,要带着大儿子北上,前往首都。
陈丽提前好几天,就给大儿子准备了一堆东西。
有衣服有生活用品,还有各种家里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