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节
第(2/3)节
么”,同窗摆摆手,又问:“倒是你,两年了,准备何时科考?我们这几个,可就你落队了啊。”
戚显笑了笑,“快了吧,那位王氏探花郎的政改之事,还挺有趣。”
政改非一日之功,但这一两年也能见成效。
官家既是派了萧言齐去,便是为了提拔,只要承安伯府复起,他应试也未尝不可。
闲赋两年,再躲下去,只怕是连自己都失了心志。
“你说王观啊,那位是可塑之才,后生可畏啊。”
“确实,只是可惜宰相相公去的早,不然王观政改之路会好走许多。”
“那是少年英才,咱们科考之时,人家早已成名。”
“那是俊才,凤毛麟角。”
戚显坐在旁,撑着额角笑听他们夸赞,唇角不觉勾起。
有这般公子,难怪先前戚小狗蹲墙角自闭呢。
远在青州酒席上的王观,忽的宽袖遮脸——
“阿嚏!”
“大人是着凉了吗?”旁边大腹便便的男子殷勤问。
王观风度翩翩的摆摆手,笑得温润,“不妨事。”
第87章小福包
边关战乱,人心浮动。
最先闻风而动的便是商贾。
王观今日这酒席宴请,请的便是青州第一粮商。
人心而已,上行下效。商贾稳着,粮行开着,青州百姓就不会乱。
如今深秋,不过半旬便是初冬,此时百姓若是南下,且不说盗匪流寇,寒冬时节,恐有冻死骨。
赵贾人搓搓手,面有惭色,“大人也知,我这粮行上下,几百人张着嘴等着吃饭呢,这战事一起,谁知何时才能止,这么长时间,我们也不能不做生意不是?就算我赵某愿意为了大人,赔上这半份家财,可那么些人,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他们耽误不得,还请大人海涵。”
王观吃了口盏中酒,笑道:“赵贾人这话,听着像是我欺你,今日王某应你一句,北霜狄人打不进我们北边的家门,攻不入玉门关,青州更不会丢。”
“大人也该知道,此次北霜国来势汹汹……”
“你可知,此次援兵主将是谁?”王观打断他期期艾艾的话。
赵贾人:“……听闻是一位小将。”
“那是官家的亲外甥,先前在青州张将军麾下做事,如今是禁军指挥使。若是此战凶险,官家会派自己外甥领兵?”王观徐徐道,“再与你多说一句,官家外甥子侄许多,最疼的便是这位。”
“先人三顾茅庐,礼贤下士,今日王某不才,三宴贾人。王某不是为断你财路,赵贾人若是这般说,便是将王某视为不仁不义的宵小之辈了。先前你生意如何做,如今照旧,便是连粮价也不该动的,赵贾人以为呢?”
王观这话说得风轻云淡,笑意温润的瞧他。
赵贾人却是心头一凛,四目相对,心领神会。
这是要先礼后兵啊……
他连忙起身,拱手行礼道:“大人所言极是,只是……近日赵某需出青州,与南方的几位商贾议事,大人您看……”
“尽管去便是”,王观笑道,语气随和,“劳你行了方便,你的家小,王某投桃报李,自也会替你照看着的。”
赵贾人白胖包子脸顿时一抽。
王观似是未觉,伸手端起酒壶,替二人斟了杯酒,道:“祝你此去顺利,早日回家。”
赵贾人:“……大人菩萨心肠。”
王观:“你倒也不是头一个这般夸赞我的。”
幼时谢蕴被他骗了糖吃,傻子似的夸他心善如菩萨。
想起往事,不觉失笑。
王观仰头,凉酒滑入喉。
“起风了,赵贾人事忙,王某便不留了,待战事消止,再请赵贾人吃酒答谢。”
“大人客气。”
乌尔济第三次攻城时,郢朝两万大军,已至青州边线。
“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