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81章

第(1/2)节
    刘备得西川,入驻成都,恩威并施。对投诚者加以安抚,其他不愿降者,或杀或放。

    如此时局动荡、百废待兴的时刻,身为军师将军的诸葛亮已经一个多月未露面了。他闭门谢客,态度坚决,任何人都不见。

    “大哥,他为了一个女人,连大局都不顾了!”张飞大声抱怨。

    刘备摇头,没有说话。

    没想到阿七竟是这般刚烈的女子,以死成全了孔明的大义,却也在他心上留下了最残忍的烙印。也不知他的心结何时能解。

    听闻简兮的死讯,陈晔马不停蹄赶到成都,不顾家丁阻拦,硬生生闯进院子。

    正堂中央,停放着一口厚重的楠木棺,上有雕刻精细的梅花图,栩栩如生,宛如盛开。

    陈晔满腔怒意。他在一品阁见到诸葛亮,就预感会有这么一天。诸葛亮心里装着天下,简兮永远排在第二位。

    可走进院子,见他如此伤心,陈晔准备要呵责的话顿时说不出口。

    “当年绿倚走时,我也这般伤心难过。”陈晔走到他身旁,坐下来,回忆着悲伤的往事,“吴侯派人血洗一品阁,我和绿倚渡江逃到荆州,她却还是没能活下来。我抱着绿倚,就是不愿意放手,不相信她已经离开了。”

    地上东倒西歪的摆着几个酒壶,陈晔随便拿起一瓶摇了摇,还有些酒,便仰头一干而尽。

    他自嘲地笑了下,原本是来训斥人的,现在却成了劝慰人。

    “我知绿倚最爱山水,于是把她葬在了山水最美处,让她可以永远与青山绿水相伴。阿七最爱四处闯荡,她一定不希望自己被关在棺木中,不见天日。”

    诸葛亮定定坐着,没有说话。

    陈晔叹气,“我能再见她一面吗?”

    诸葛亮还是不说话,他缓慢起身,推开棺木没有完全封住的盖子。

    陈晔深吸口气,走上前一看,顿时大惊。居然是口空棺!

    匪夷所思!

    人呢!?

    “她去哪里了?”陈晔难以置信。

    诸葛亮摇摇头。

    那日,成都城门打开后,他抱着简兮入城,一路步行走了很久。

    沿街百姓望之,不约而同避开退让。恐怕他那时的样子,吓人可怖。

    再后来的事他记不清了,等回过神来他便已经在这个院子里,面前停着一口空棺材。

    人,已不在。

    这些年,诸葛亮不是没有发现阿七的异样,比如为何她的容貌不会改变,为何她能未卜先知。她不同寻常的语言和思想,以及她除了跳城这次外的数次死里逃生,都让他曾一度怀疑她是否是传说中的修道者。

    太过荒谬,但诸葛亮寻不到其他解释。

    “这封信,交给先生。”陈晔掏出一封叠得工工整整的信。

    信是几年前吴侯允许简兮离开一品阁时,简兮临走前写好,存放在一品阁的。

    那时简兮偶尔忧心忡忡,好像在担心什么。她把信交给陈晔时说,若有一日她发生意外,请他把信转交诸葛亮。

    陈晔奇怪,但没多问。虽然好奇简兮写了什么,可也很君子没有偷看。

    今日,这封信不得不转交了。

    诸葛亮的手微微发抖,他接过信,展开来看:

    孔明,见字如晤,展信舒颜。多希望能一直陪在你身边,可惜我的时间不多了。但请你一定相信,无论发生什么,我最终都能回到你身边。

    他叹了一声,从怀里掏出一块带血的绢布,上面的字迹已经看不清楚。

    这是简兮死前留给他的绝笔信,可信已随她坠楼从身上掉出,落入血泊染红了。

    这两封信的内容显然不同,陈晔给他的信更长,信中内容十分令人费解。

    祁山大营重逢?木门道设伏?长安迁都?收复荆州?她在说什么,又知道些什么?

    诸葛亮把信给陈晔,意思是让他也看看,看能否联想到什么。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