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48章

第(1/2)节
    简兮醒来时,已躺在静远房内温暖的床榻上。

    明明是夏日,屋内却用了温热的炭火。

    听绿倚说,她跪了半宿,昏迷不醒,是被楚时背回来的。

    于福在榻前为她把脉。

    简兮虚弱地问:“怎么样?”

    于福摇了摇头,叹气:“你这是要砸我的金字招牌么?风邪侵体,体内湿寒,加上先前重伤留下了病根……总之,活着不是问题。”

    简兮:“……”的确,活着就行。

    于福写下药方,嘱咐绿倚按方子抓药,早晚服用。膝盖的伤按时服药,一个月内安心静养,不能长时间下榻走动。

    简兮写信至荆州,告诉诸葛亮自己外感风寒,需要在一品阁休养一个月。她反复叮嘱送信之人,万不能将自己罚跪一夜的事告诉他。

    自孙小妹成婚后,简兮再没见过她。

    天气正好。

    简兮盖了一张薄毯子,靠在院中的躺椅上晒太阳,身边一壶清茶方才煮好,冒着腾腾热气。

    绿倚端了汤药进来,又掏出一封信。

    简兮恹恹地睁开眼,竟看到少见的宣纸信件。东汉虽然已经有了造纸术,但纸十分昂贵,一般人写信都是用竹简或帛。

    她拆开信看,顿时惊坐起来。

    “信使何人?”

    绿倚不解:“方才站在门外,现在可能已经走了。”

    “快!快把他拦下!”

    “好。”绿倚立刻跑出去。

    简兮心跳加速。信是子让寄来的。

    信上说他人在许昌一年多,现已经拜司马仲达先生为义父,生活得很好,等过段时间就来一品阁探望她。

    一年前到的许昌?他从没跟诸葛亮到过荆州?

    不但如此,去荆州了。

    诸葛亮不是说子让跟随他到荆州后,外出游学了吗?那这封信又是怎么回事?

    子让说南逃时他没和诸葛亮一起到江夏,又是怎么回事?

    第九十二章月圆

    荆州的天空灰蒙蒙的,压抑令人喘不过气。

    县衙门口的两名侍卫躺在地上,捂着腹部痛苦哀嚎。

    前几日,关羽和张飞来县衙质问诸葛亮,何时能将他们的大哥从江东接回来。

    刘备成亲已经两个多月了,关张二人担心他的安危,更担心孙权翻脸。

    诸葛亮平静无波地回答:“二位将军莫急,等时机到了,主公自然会回来。”

    如此故弄玄虚的回答令气势汹汹的二人碰了一鼻子灰。今晨二人又去催促刘备的归期,颇有兴师问罪的架势,谁想竟得到相同的回答,张飞直接爆起。

    简兮从柴桑归来,就见张飞大怒,对门口的侍卫拳脚相向,打得两人直不起腰。她不敢多停留,直接往诸葛亮书房走。

    马谡出门时,正好看见简兮站在院内。他回头朝书房里唤了声:“先生,阿七姑娘回来了。”

    很快,诸葛亮走出书房。见她衣衫微湿,他不禁柔声责备:“伤寒刚好,怎么不知道爱惜自己,下着雨还乱逛。”

    简兮收起伞走到廊下,轻声说:“我有要紧事想问先生,一刻都等不了。”

    马谡察觉气氛古怪,拱手先告退。

    他退下后,诸葛亮缓缓抬手,将简兮双鬓打湿的碎发拂到耳后。

    “身体可好些?”

    简兮点头:“好多了。”她望着他一如平静的眼眸,心一沉,问他,“我着急归来,是有件事要问先生。子让究竟在哪里?”

    气氛顿时僵住。

    诸葛亮眼神微变,低声问:“你听谁说了什么?”

    简兮掏出信使送至一品阁的信,递给他,告诉我他近日的状况,以及……他是如何在当阳与先生走散的。”

    诸葛亮眉头紧蹙,神色晦暗不明,让人看不出情绪。过了很久,他才说:“子让在许昌,拜司马懿做义父。司马氏乃名门望族,子让自小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