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13章

第(1/2)节
    谈判的本质,是最大限度为己方争取利益。

    江东虽有六郡之地,但山越族不肯归附,时常作乱。江夏太守黄祖动辄领兵来犯。

    最可恶的是陈登,这厮弄了几个官印,用来离间孙策的心腹。毕竟孙策名议上只是讨逆将军,属于杂号将军。而陈登,是大汉的伏波将军,兼广陵太守。“伏波”是一个颇为荣耀的将军封号,至少比杂号将军体面。当伏波将军的部将,肯定比当讨逆将军的部将更有脸面。

    眼下孙策遇刺,江东怕是要乱上一阵子,说是内忧外患也不过分。郭嘉会不会乘人之危,狮子大开口呢?

    出乎周瑜的意料,郭嘉只提了几个不怎么过分的要求。

    一、庐江太守李术截杀扬州刺史严象。希望孙策和周瑜依法处置此人,传首许都,给朝廷一个交代……

    五、豫章太守华歆已经接受朝廷的征召,愿意入许都为官,希望孙氏不要阻拦。

    周瑜想了想,觉得除了第一条不能答应,其他都可以。不过他不能作出承诺,必须把文书呈给孙策,由孙策来做主。

    郭嘉也清楚这一点,默默地替周瑜换了一根琴弦。孙策的死讯,大约还要过几天才能传来,到那时,第一条也是孙权必须要妥协的事。

    若细看,周瑜的眼下有一点点微青,面容隐隐透着没有休息好的轻微倦意,但这丝毫不减他的风采,反倒让郭嘉有些心疼。正史上,在孙策死后,坚强地撑起江东,只为不负平生相知雅意,一直守护着江东的周郎。

    对着雅量高致、豁达有趣的周公瑾,郭嘉始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怀。如果非要形容一下,大约最好就用史策上的原话:“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是的,虽然只饮了两盏甜甜的果酒,但周郎身上,那种江南的流水和琴曲交织出来的谐美气韵、朗朗如月的风姿,也是会醉人的。

    替周瑜换了弦,又顺手调了调音,郭嘉用他生疏的指法,弹了半曲后世的诗歌:“停云霭霭,时雨濛濛。八表同昏,平陆成江。有酒有酒,闲饮东窗。愿言怀人,舟车靡从……翩翩飞鸟,息我庭柯。敛翮闲止,好声相和。岂无他人,念子实多。愿言不获,抱恨如何!”

    郭嘉:谁说一定要故意弹错,博得周郎一顾?只要弹一首周郎没听过的曲子就好了,看我,看我,周郎正在顾我。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灯笼草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3章

    周瑜的心被弦歌声牵引,无处安放的思念如水中涟漪一圈绕一圈,和天光云影一起映照着青春年华。

    曾经那些平平淡淡的陪伴,都被叫做时光的笔墨细细勾勒,变成点点滴滴温馨美好又琐碎的回忆画卷,惊艳了岁月。

    琴声渐低,于最宛转低回处戛然而止,空留几许怅然。

    郭嘉也在思故人,倒是同病相怜。

    几乎整个白天都在尚书台处理公务,收到郭嘉的来信,荀彧缓缓起身,旋即感觉到腿部的酸麻胀痛,他坐(跪坐)得太久了。

    荀彧不动声色地在原地站了片刻,缓解腿部的不适,顺便拆开书信,只有一行潦草的字:能吃能睡,不甚思君,一切安好。

    荀彧自动忽略了这个“不”字,把“不甚思君”,不是很想你,理解为“甚思君”。这浪子,连一句“我很想你”都不肯乖乖地说出来。

    几个负责协助荀令君处理公务的尚书郎发现:荀令君在笑。

    这天晚上,荀彧梦回故宅。清雅别致的小院,遍植梅竹,廊下点缀着蘅芜芳芷,一年四季,微风过处,皆有暗香幽然萦绕。

    依稀还是当年在书院的时候。郭嘉赊欠了一年的酒账,巨额欠款都记在荀彧的名下,酒肆的掌柜拿着账本跑到荀家要钱,于是,荀彧被禁足半个月。

    被禁足这种事,对荀彧来说不算什么,荀家规矩多,他自小都是这样安安静静地待着,不能走出这个小院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