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41节

第(1/3)节
    “难道父皇没有吗。”沈子枭反问道。

    崇徽帝的眼眸深深地静寂下来,恍若一场雪,悄然落于眉眼之上,心都冷了半截。

    他半晌没有言语。

    而后突然嗤了一笑:“你能当上太子,已经是朕不计前嫌了。”

    他笑意极轻,却更显压迫感十足。

    又道:“一切都是你母后种下的祸根,你若责怪,也不该怪到朕的头上。”

    闻言,沈子枭心里倏地燃起一股无名火,那头被他囚禁在内心深处的兽,因他对父亲的憎恨而叫嚣着冲破藩篱,张牙舞爪在内心咆哮。

    他对独孤氏是恨之入骨,对崇徽帝又何尝不是切肤之恨。

    若非崇徽帝将他弃如敝屣,梁国那帮畜生又怎会有机会折辱他。

    他从不介意什么弑父杀君。

    所有的忍耐,都是为了来日能够名正言顺地登基,可若地位被动摇,他还要什么名义,守什么规矩。

    他冷沉的脸庞愈发晦暗下来,说道:“儿臣虽不愿献宝,可若父皇想要兵符,儿臣亦愿双手呈上。”

    话落,他直起腰来,将怀中的兵符拿出,双手呈给崇徽帝。

    崇徽帝打量着他。

    半晌之后才接过这枚还沾有沈子枭体温的兵符,摩挲着秃鹫的图腾,梳理思绪。

    崇徽帝本就知道沈子枭的野心和欲望,沈子枭也从未刻意掩饰这一点。

    既是储君,反倒怕他无欲无求,却不怕他有野望。

    是以,崇徽帝对沈子枭的忌惮,只在于沈子枭的胃口是否过盛,危及皇权。

    其实崇徽帝心下思量得十分明白。

    正处晏昭交战时期,就算沈子枭把兵符据为己有,他也不打算废太子。

    他当初正因看重沈子枭有能力,为大晏的千秋万代着想,才立他为储君,无关父子亲情,只关乎政事大局。

    如今局势,最忌讳他们父子不和,可他们父子从未和过,又怎会不和?

    何况沈子枭这些年颇得民心,有叶劭一家效忠,若是想逼他退位,无需朔月兵符也有五成胜算,何必冒天下之大不韪。

    思索过后,崇徽帝宽慰不少。

    只要沈子枭眼里还有皇权,兵符不兵符的,反倒不那么重要。

    他这样想着,余光扫到了那只湖蓝色的琉璃花樽,阳光照耀下散发着透亮的荧荧蓝光,好像冰玉一般,而瓶中的杏花,则粉嫩娇艳。

    很难想象,这竟是谢轻尘派人送来的花。

    她分明只爱洁净素淡的器具花卉,不知从何时,竟开始往他宫中送这些妍丽热烈的花束。

    这一点倒不似那个人。

    那个人向来爱淡雅之色,生死不改,正如她心里有了别人,哪怕舍命也不愿改变分毫。

    想到这,崇徽帝又看向沈子枭。

    那句“儿臣只怕有朝一日,成了李建成”的话,在心中回荡。

    沉默了不知多久,崇徽帝把兵符轻轻放在矮几上,看向窗外,目光有些辽远,也有点寂寞:“这兵符,你拿去吧。”

    沈子枭愣住,不解极了。

    崇徽帝压住心底翻涌的情绪,道:“以你的实力,不用兵符也能成事,朕比起拿着兵符,倒不如讨好你,望日后你若有反心,起码能像当初李世民一样,留他老子一条命。”

    这话倒有些揶揄,沈子枭沉默以对,不好接话。

    崇徽帝又道:“回东宫歇息几日吧,如今昭晏正在打仗,你要做好领兵出发的准备。”

    沈子枭心头骤然冷了下来。

    并没有兵符失而复得的惊喜,反倒升起一股浓重的离愁别绪,眉头下意识拧了拧。

    崇徽帝豁然捕捉到他的神情,心中猛地一震,试探问道:“你不忍攻打昭国?”

    沈子枭已恢复神色如常,平静地望向崇徽帝,道:“怎会。”

    崇徽帝眯起眼睛:“因为迎熹?”他略一思忖,根本不用细想
第(1/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