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节
第(3/4)节
,连差事也告假了数日。
人一旦靠酒来纾解愁绪,便更会陷入情绪的低谷。
齐平永也不?能例外。
他不?禁怀疑自己建功立业是为何?当初和众兄弟们在江湖也算快意,他还有心上人,满心满眼做出一番功业,好娶对方,还要青史留名。可如今兄弟们四散零落,心上人另嫁他人为妇,留给他的只剩下荣华富贵与虚名罢了。
齐平永一时也沮丧颓废起来,萌生退意。
直到崔舒若过路,瞧见喝得烂醉的齐平永,便命下人去齐府请人,而她则叫人给齐平永醒酒。
等?齐平永好不?容易清醒过来,问过下人才知道是崔舒若的授意,且崔舒若还在另一个厢房之内。清醒的齐平永理智回?笼,首先便是生出愧疚,他竟沦落到酗酒消愁的地步,还叫崔舒若遇见了。
真真是……
他摇了摇头,主动?请去拜见,崔舒若没?有不?应之理。
二人也算故交,过往崔舒若一直喊齐平永为齐大?哥,今日也没?甚外人,叙旧时难免带上几句真实心绪。听着齐平永的话,崔舒若神情依旧,不?动?如山。
只是到了最后,她宽慰道:“建功立业不?易,你又?何尝不?是冒着性?命之险拼来的功业?前功尽弃,岂不?可惜?若你信得过我?,不?妨等?上一等?,事情必有转机。”
第84章
齐平永当真犹豫起来,他为?人豪爽义气,义薄云天,又是武将世?家,本该杀伐果断,但不知是否因着被寡母一手包揽养大,为?人本质心?善,行?事总容易优柔寡断。
他杀人一样能手起刀落,可在决断此等大事上,总容易犹豫。
就好似当初和心上人的婚事,总想着给对方最好的一切,又担心?自己有朝一日会死在沙场,因此蹉跎错过时机。
崔舒若一说,倒真是影响了齐平永。也未必是打消了齐平永的念头,但也足够叫他再拖上一段时日,犹豫一番。等到他能做出决定时,怕局势早已发生?变动,也就不必再三?纠结。
崔舒若不敢说自己有多么心?善,但对齐平永的几?句劝解,的确出于好意。
哪怕齐平永是皇帝一家的救命恩人,可皇帝已经诸多礼遇,再大的恩情?也有消弭的一日。他若是在皇帝厚待时辞官,焉知不会让皇帝误以为?他怀有怨憎,不识好歹?
劝住齐平永后,崔舒若也不再多说。
聪明人点到为?止便是,再往下就容易成为?把柄。
而崔舒若身边的婢女行?雪十分识眼色的将齐平永请出去。崔舒若也不着急走,她如今已是衡阳公?主,在并州,或是整个北地,说一句横着走也不为?过。而且她还有封邑,宛若一个小国,从官员任免到当?地铸钱币,她都拥有决定权。
一般的公?主自然是没有这等待遇,她们很少有实封,非得?是皇帝的儿子里也万分受宠的,否则也只能封在穷乡僻壤,等到不得?不上任前往封地时,涕泗横流,抱着都城的一捧土念念不舍。
可要是封得?太富裕,说不准等他的兄弟上位之后,又要受到猜忌,想法设法把肥肉重新叼回去。
但崔舒若这样的公?主不同,不必担忧她会谋朝篡位,公?主嘛,就没见过能当?皇帝的。倘若对权势没有威胁,过得?再富裕尊崇都是应有之理,毕竟是自家姐妹。
也就是说,哪怕崔舒若哪天突然脑子一抽,跑去给太子和赵仲平一人一巴掌,皇帝知道了以后很有可能只是不咸不淡的说教?几?句。
自家兄弟姐妹,又不涉及党争,打打闹闹委实寻常,算得?了什么呢?
所以崔舒若现今可以大方坐在此处,而非提点完以后着急忙慌的走人。
她自己给自己倒了茶,寻思起皇帝的打算。虽然皇帝行?事愈发令人捉摸不透,可崔舒若清楚一件事,若是想要走得?安稳,就不能威胁他的皇权。
要么有勇气起兵谋反,要么懂得?进退,收敛势力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