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节
第(2/3)节
谢怀蔺,大朝早在郢军攻破京城那日便亡了国。
反对的臣子多?是?历经?三朝的老人,面对不可扭转的现实,心中百感交集,化为一声?声?叹息。
自太?祖统一山河以来,宋氏王朝绵亘三百年,期间也有过数位明君,一度达到鼎盛。
可惜,再繁冗的王朝也有终结的一天。
至少?和暴虐无仁的宋彧相比,谢怀蔺胸怀苍生百姓,并非贪慕权势的狼子野心之?徒,更不会动辄大动刀剑,斩杀不服他的人——臣子们暗自庆幸这一点。
因战乱初定,百废待兴,登基仪式一切从简,大典另择吉日举行。
宋氏王朝自此?成为过往,昔日追随太?祖打下江山的谢氏后人问鼎王座,改国号为大昭,一时间引人唏嘘。
关于?国号,朝臣为此?争论不休,谢怀蔺放着礼部呈上来的十几个国号不选,偏偏中意温久取的“大昭”。
昭,日明也。
意味帝京结束了持续三年的漫漫长夜,终迎来破晓时分。
且“大昭”又和“大朝”谐音,温久在思考国号的时候,考虑到这样或许能让世人更易接受新的朝代,也能稳固资历深的老臣们。
起初谢怀蔺用轻松的口吻让温久帮忙想个国号时,温久还以为他在开?玩笑,不过也是?认真思考了一番,谁知谢怀蔺竟真的采用了。
男人笑嘻嘻道:“论学问你一直比我优秀,你想的肯定比我想的好。”
饶是?如此?,温久还是?觉得不妥。
备选的几个国号都是?内阁重臣和翰林学士冥思苦想出来的,寓意也都不错。
如果谢怀蔺只是?单纯参考她的意见也就?罢了,直接采用她的想法,让那些引经?据典的大学士得知岂不得罪人?
温久表明了自己的顾虑,但?谢怀蔺满不在乎:“翰林那群人几乎都出自太?傅门下,可论继承太?傅的毕生所学,哪个能比得上你?”
再怎么样翰林的各位官员都是?通过科举正儿八经?选拔上来的人才?,谢怀蔺的话实属过誉,夸得温久不好意思。
——反正我就?是?觉得你取的最好。
谢怀蔺在这件事上格外坚持,大手一挥,颁发召令,改国号为大昭。
新朝初立,积压的政务一堆,这些天谢怀蔺都是?宿在御书房里,批阅奏折直到深夜。
白?日上朝也是?破事一箩筐,不仅要处理?宋彧留下的烂摊子,还要操心外部的事。
乾坤殿内,龙椅上的男人单手扶额,微阖的眼?帘下隐藏着锐利的锋芒。
“陛下,北戎一行还有三日抵京,您看这迎接的人……”
杨尚书小心翼翼试探道。
谢怀蔺懒洋洋嗯了声?:“你们谁要去?”
朝臣面面相觑,没有一个吭声?。
“阁老怎么看?”
被点到的郑阁老脸色一僵。
大昭和北戎的关系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虽不像与郢国那般剑拔弩张,但?也时有摩擦,宣明帝在位时两国每年都会互派使节来往,以维持正常的邦交关系。
然而三年前北戎内乱,同室操戈,最终夺得王位的是?年纪最小的王子拓拔琰。
这位小王子幼时遭贼人掳去,在狼群长到十二岁才?被寻回。
传闻他食人肉、啖人血,生生剥下父兄的人皮,挂在宫廷帐前以儆效尤,让北戎三十六部族迫于?淫威不得不臣服。
其手段之?凶残狠辣,闻者皆惊。
早前北戎那边便表示要遣使入京,本?以为派来的会是?普通使臣,谁知那位北戎王不知抽什么风,竟亲自前来,说是?要恭贺新帝登基。
迎使一般由德高望重的老臣负责,可这对象一旦变成暴戾恣睢的拓拔琰,便无人肯了——
据说拓拔琰曾当庭砍了东夷使臣的脑袋,只因为那个使臣不小心惊扰了他养的游隼。
是?以此?刻听到要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