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节
第(4/4)节
人的说教。姜菀稍稍愣了愣,禁不住再次认真?地打量起这位老者来。
说是老者,但他看?起来也不过五十多岁,眉宇间?虽有种不怒自威的气势,但却并不迫人,而是隐约透出属于文?人雅士的气息。
想来,这位老者颇为精通此道。她微微低头?,道:“多谢前辈赐教。”
老者不再说话?,只?安静用着食物。他的动作不紧不慢,可以?看?得?出来是位极讲究礼仪和风度的人。用饭间?隙他给自己斟了茶水,那饮茶品茶的手势一看?便是位品茗大家。姜菀留神到他抿了口茶后,眉头?不易察觉地轻皱了一下。
大概是这茶味不合他胃口吧。
店中食客渐渐少去,暮色逐渐深浓。老者正坐在靠窗的位置,窗子半开着,耳边是路上交杂的人语声,眼前则是永安坊林立的店铺,稍一抬头?便能看?见挂在屋檐一角的月亮。
他凝视着那月色,忽然?开口慨叹:“这么?多年了,云安城的月色还?是一如往常,可惜我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少年郎了。”
这番感慨像极了诗兴大发的前兆。姜菀默默听着,正不知该不该接话?时,那老者转头?看?她,笑?道:“小娘子,你家食肆哪里都好,唯独少了一样东西。”
姜菀下意识随着他扫视的目光将整个大堂都看?了个遍,疑惑道:“不知是何物?”
老者放下筷子,手掌虚指了指店内所剩无?几的几处空着的区域,淡笑?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若是客人酒酣时欲作诗题字,却无?可挥洒笔墨之处,岂不是辜负了这番雅兴?”
原来如此,姜菀明白了他的意思。
自古文?人多诗情,不少人不论是游山玩水还?是与友小聚都会文?思泉涌,特别?是饮酒后表达欲愈发旺盛。本朝并不轻文?,文?人很受尊崇,因?此京城内不少大型酒肆都会专门开辟出一处空间?,或是粉刷白墙以?供泼墨,或是悬挂纸张以?供挥洒,让那些正在兴头?上的诗人墨客能自由落笔。倘若能留下什么?名篇佳作或是传世经典,那么?店铺也会沾光,说不定能成为一个古代的“打卡地”。
姜菀从前依稀听说过这个风俗,但是初开张时条件有限,自然?要先利用好有限的空间?,不能本末倒置。久而久之,她也就把此事略过了。
今日被这老者这么?一说,她才恍然?大悟,不觉笑?道:“我明白您的意思。可惜我这小店似乎没有多余的地方可以?腾出来给客人题字。”
旁边桌的客人恰好付好了钱,起身走?时随口道:“听说那俞家酒肆有整整一间?屋子给人写诗作文?,可惜如今去的人越来越少了。”
第(4/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