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5节

第(3/4)节
在京城之中?,往后你必然有?机会与他见?面。”

    他眉目舒展,说道:“我常常会想起少年时期苦读诗书的情形,如?今回忆起来分外怀念。”

    “将军当年既然拜在顾老?夫子门下,所研习的也是史书典籍,为何后来又改选了武呢?”姜菀是真的很好奇。

    沈澹眼睫轻颤,低声?道:“我别无选择。”

    他眼底隐约泛起哀伤,那种近似脆弱的情绪让姜菀不自觉地止住了话头。她有?种直觉,再问下去便会触及他的伤疤了。

    两人兀自沉默。直到不远处传来学?生的喧闹声?,姜菀意识到应当是下学?了,便道:“将军,我还要去接阿荔,就先走一步了。”

    “姜娘子请自便。”沈澹颔首。

    姜菀正欲起身,却听见?一阵脚步声?逐渐接近,紧接着是一个?声?音:“姜娘子,我家娘子那边得?了空,你可以去见?她——”正是苏颐宁的侍女青葵。

    青葵未说完的话卡在喉咙里,她有?些?意外地看着并肩坐在一处的两人,迟疑地眨了眨眼:“沈将军也在。”

    姜菀起身,道:“劳烦带我去见?苏娘子吧。”

    “您随我来。”青葵收起探究的目光,微俯了俯身子。

    两人离开碧波池,姜菀先等了会,待姜荔出来后叮嘱她在风荷院等自己片刻。交代好后,她才跟着青葵往苏颐宁起居的院子走去。

    苏颐宁所住的院落在松竹学?堂深处,本就安静,一向少有?人来,然而今日却是个?例外。姜菀来时,正见?一人从里掀帘而出,一身玄色衣袍,面色冷冽。他的目光掠过姜菀,不带任何感情地移开,恍若未见?。

    她想起许久之前?也曾见?过这个?人来往于学?堂,那时沈澹也在。他便是沈澹口中?的“朋友”,今日苏颐宁的客人吗?

    姜菀边想边进了东间书房,一眼便看见?苏颐宁正坐在书案后,手边的茶盏冒着微弱的热气?。她原本正垂着头,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闻声?抬头,微笑道:“姜娘子,请坐。”

    姜菀从怀中?取出食单递过去:“今日来接阿荔,正好想着把接下来学?堂的食单给苏娘子过目一下,若是没什么问题,我便按这单子上的内容来准备每日的点心。”

    苏颐宁接过细细看了,点头道:“没问题。我相信姜娘子。”

    又闲话了几句,姜菀便提出告辞。苏颐宁从书案后起身绕上前?欲送她,谁知衣袖一拂,将一本摊开的书扫到了地上。

    姜菀顺手捡了起来,目光落在书页上,正好看清这一页是密密麻麻的文?字,粗略一看,应当是一篇文?章,最右侧写着标题“哀平章”。

    她握着书卷的手顿了顿,问道:“苏娘子,这篇文?章所提的‘平章’,是平章县吗?”

    苏颐宁颔首:“正是。此?文?是本朝一位大儒所写,哀叹的便是三十年前?平章县那场惨烈的灾祸。”

    “虽然时间久远,但我也听闻那场洪灾让很多人流离失所,”姜菀轻叹一声?,将书册递了过去。

    苏颐宁道:“这位前?辈那年恰好途径平章县,亲眼目睹了一切,自己也险些?被洪水卷走,幸而遇上好心人搭救,后来才得?以平安离开平章县。”

    她见?姜菀望着那书册,神色怔忡,便问道:“姜娘子是想起了什么往事吗?”

    姜菀道:“苏娘子,可否让我看看这篇文?章?”

    苏颐宁略感意外,却没多说什么,将书递了过来。

    姜菀见?作?者处是一个?被提及多遍的名字——顾元直,不由得?道:“原来这篇文?章是顾老?夫子写的。”

    “姜娘子与他熟识吗?”苏颐宁眉心微动,含笑问道。

    “我只是听说过他的名头,买过他编纂的诗文?集和字帖,并不曾见?过他本人。”姜菀继续看了下去。

    这篇文?并不长,也很通俗易懂。顾元直在文?中?详细记叙了自己昔年在平章县的所见?所闻和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