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节
第(4/4)节
十年的机器,谁知道如今国外发展到什么情况了,只能摸石头过河。
所以,陆时章也说了:“这不能完全怪我们的企业,只能说,这是我们摸索向前没办法绕开的石头。”
许如意同意这个说法,所以她并没有觉得自己知道这些有什么得意的,而是一知道现在哪里有信息遗漏,就老老实实全部拿了出来。
如果她想造成必须选我的想法,可以说的写的更粗糙一些,但是她不能。
因为这是她的前辈们真金白银买来的教训,是他们跌跌撞撞闯出来的道路,她只是搬运者而已。
所以,许如意说的格外的认真:“我同意,不过现在我们知道了,就可以去谈去试,这么多厂家,一个不愿意找别的呗。付钱的才是祖宗。”
这词说的陆时章都愣了,但随即就笑了,可不是吗?颠倒了!
“那第二种呢?”
“那就是我们见过,这可最简单了。就像是有些机床,同型号我们都进口了上百台了,那我们找个离得近的厂子去看看呗,都是一家人,肯定会让看的。”
陆时章点头:“对,是这个道理。”
但他随后就说:“这是进口,那剩下改不了的,你这上面可写的是用原厂件自行维修,这都几十年的机器了,哪里来的原厂件?咱们也不是没接触过,他们根本修不了,怎么来维修?”
他说完就发现,不知道何时,门口已经站了不少同事——汇报工作都是开着门的,尤其许如意还是个女孩子。
让他意外的是,厅长杨又春不知道什么时候来的,居然也在外面。
发现他看到自己,杨又春摆摆手,意思是让他别吭声,继续问,陆时章看了一眼许如意,她的位置正好背对着大门,根本不知道。
这丫头这会儿正沉浸在她的方案中呢。
许如意抿了一口热茶:“这事儿是这样的,原厂或者国外的专业机床维修厂修不了,是因为咱们进行了多次大修,很多机床已经跟原厂机床相距甚远,他们不了解。”
“但我找出了设备的生产厂家,又跟机床杂志的编辑确定了一下,这些厂家九成都活的好好的呢。
即便已经过了保修期,按着行业的传统,他们也会有原厂件和免费的图纸。即便有些倒闭了,实在是没有,那么也可以委托相关公司在国外采购回来。”
第(4/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