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902节

第(2/4)节
对小五道:“她们两个没冷静下来之前不用理她们。”

    惹来了刘遨的抗议。

    祝缨道:“好啦,都忙去吧。”她自己又去见侯五,侯五跟着祝缨家许多年,自张仙姑过世之后他的身体愈发差,此时正在卧床,祝缨特意来看他,是为防别人轻视他。

    侯五说话总带着痰音,吐字也很不清楚了,祝缨道:“我已经同杜大姐讲了,你有什么事都同她讲。她每天都会来看你的。”

    侯五吃力地道:“不成啦,不定什么时候就要去陪老封翁、太夫人他们啦。”他说得很慢,心里什么道理都明白,只恨不能一下说完。他比花姐年纪大不少,自知寿数将尽,虽庆幸这说了几十年的“养老”的承诺,祝缨都兑现了,又忍不住向祝缨提了要求——现在就给他准备个棺材,他也不要埋回老家,就在祝家墓园旁边点个穴,顺手给他烧点纸就行。

    祝缨也答应了。

    侯五这些年也没收养个一儿半女,晚年确实有些孤独。他原本是有一个“弟子”的,是在祝县为祝缨训练“护院”的时候,看重一个年轻人,年轻人诚实有礼,也做到了个小队长,手下几十号人,但不幸死在了西征中。

    此后,侯五也无力再去调-教一个徒弟了。

    侯五道:“那我死了也能闭眼了。”

    祝缨道:“别说丧气话,我巡查回来再来看你。”

    “哎。”侯五说,他的嘴又跟不上心里的念头了,他想说,当年的熟人、袍泽早死得骨头都烂了,他现在不强求了。最后这些年他也过得不差的,节帅好好的,居然婆婆妈妈地安慰起人来了。

    祝缨见他言行皆不便,就不再让他多说话,起身离开,让杜大姐再找两个细心的帮佣照顾一下侯五。

    ……——

    安排完幕府里的事务,祝缨最后对已经有了共同秘密的苏喆说一句:“家里你多用心。”

    便带人往普安州而去。

    她有“巡查”这个借口,走得就不太快,耐着性子顺路把沿途又考察了一番。一些地方已经着手再次清查户口、丈量田地了,驿路也有人维护着。祝缨又看了水渠之类,一边看,一边指指点点,给祝青雪讲一讲,此处灌溉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它是平原,与山地自然有区别。

    不同地方的亩产量她也大概知道,自迁至西州起,周围就开始屯垦,现在的产量与最初不可同日而语。西州田地的总数也多了二分之一,现在比较缺人,如果有足够的青壮,开垦出的田地当远不止于此。

    祝缨还带着祝晴天,一路上祝晴天也看到了之前忽略的事情,不时掏出本子来记上,提醒自己不能总呆在西州城里,也需要不时出来亲眼看看。写完了一页,祝缨道:“晴天,我有事要交给你。”

    祝晴天把本子翻了一面,提笔等她说。

    祝缨道:“派出人去,将驿路至京城沿途好好探查一番——哪里能容下三、五千人驻扎,哪里有足够的粮食补给,沿途官吏风评、城镇人口……”

    祝晴天记得脑门冒汗,最终只有一句:“是。”

    一路走走停停,终于到了普安州。祝青君已经进行了补步的准备,按照计划,她们真的进行了屯田。原本一个担忧就是,青壮都是有家室的,很难保密,现在把他们的家室一同迁过来屯田,都聚在一处,不就一起保密了么?

    此时的人,一辈子或许也走不了离家五十里的路,大多是自给自足。一些不能自己产的东西靠行商货郎就差不多了。即使是安南,祝缨比较鼓励贸易,本地依然是一个大部分人终生不离故土的样子。

    而安南近年来有“迁移人口”到人口稀疏的地方的习惯,被调集的人家也没有异议。

    祝缨对这种情况也比较满意,她便在此地驻扎了下来。祝青君已将人丁编户,从中选取识字之人,襄助民政相关事宜。练兵的事,也开了个头,不过单凭她一个人,又要保密,又要练兵,还要管着普安州,显然是不行的。

    祝缨也不能够长期驻扎在这里,
第(2/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