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节
第(3/4)节
他就想到了诅咒。
可巧遇到了一群盗墓贼,这群人胆子也大,想:在京城挖丞相的祖坟肯定会有许多人追捕,我去他老家,等到事发,总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到时候我们早跑远了,有种跟他们自家的不孝子算账去!
陈蔚听说要回老家施法,居然没有反应过来不对劲,他都能回老家了,为什么不带个刺客回去呢?
接下来的事情,就与大家猜测的差不多。只除了本地神棍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从中牵线,招呼了好些后辈一起分享一场大法事。他咬死不知道诅咒的事,只是陈府管事亲自登门,到他的道观里央他帮忙,又付了定钱,他才答应的,不想大家一起掉坑里了。
折腾了大半夜,出去的人也回来了。陈萌两眼通红,金良等人也一脸的不忍心,金良对郑熹禀道:“开棺见尸了。”
那就是个死罪了!黄先生心里乱嘀咕着。
郑熹道:“人犯收押,供词叫他们画押,赃物先封存,一并带回京城。明日公告全府,是群盗墓贼,并非什么诅咒,也好早日安定民心。”
黄先生等大喜!一齐道:“大人英明!”钦差下来查案也分几种,有的能够当场就判罚,该杀的杀该打的打,这种一般是紧急情况有临机专断之权的。还有的需要把一应人证物证带回京城,连同自己的判断一起奉上,请京中做最后定夺。一般情况下,皇帝大部分会采纳钦差的意见。所以钦差的意见,基本也就算案子的结果了,不过执行延后。
显然郑熹是后者,钟宜应该也是后者。但是钟宜太讨厌了!他赖着不走,手伸得太手,想拿本地给他垫脚,做梦!
黄先生试探地问:“那这些人?”他指着本地的神棍们。
郑熹问本地神棍们:“你们,有谁原是富贵人家子弟,后来家道中落的吗?”
神棍们不敢扯谎,都说不是。
又问:“知道这一行中,有谁是这样的吗?”
神棍们又说不是,都说:“富贵人家的子弟,哪怕后来穷了,给有钱人当帮闲也比我们这样赚辛苦钱的强百倍哩!”
郑熹道:“择一二要紧中人,一并带去做人证。至于其他人,既没有巫蛊案,还要拿他们做甚?无关的人都放了。你们,以后趁钱生活时也要谨慎些才是。”说完又觉得最后一句话说得十分没意思。
金良道:“是。”
郑熹又吩咐黄先生他们:“你们且要辛苦一下,城门先不开,待明日昭告全府之后,你们再帮我办一件事,我再放你们的假。”
黄先生已见曙光,急问:“何事?小人们现在就办了。”
“明日此案一结,便将本府邻长、里长唤来,我有话问他们。”
第26章完了
天色渐明,城内的人们早早地起床赶生活。稍有余财的人家会点盏灯照亮,穷困些的就干脆摸黑起身去烧火做饭。
祝三和张仙姑都起得很早,祝三是盘算着早起去衙门附近探听点消息,张仙姑与她睡同一张床上,祝三一起,她也就醒了。
张仙姑道:“起那么早做甚?”
祝三道:“我去听听信儿。”
张仙姑也爬了起来:“我与你一同去。”
祝三没有拒绝,现在这个情况,母女俩还是一起行动比较好。两人匆匆吃了早饭,两人又等了一会儿,天彻底亮了才动身。张仙姑临出门才发现眼睛没蒙,掏了半天才掏出黑布蒙了。祝三这回没有担担子,随身了点钱,将门锁了,母女俩一同往衙门那里走去。
越走,路上的人越多。祝三听了听路人交谈,仿佛是在说衙门有事儿要宣布。祝三与张仙姑对视,扭头见到了张仙姑眼上的黑布,抬手将她的脸拨正,扶着她的胳膊一同去衙前。她们到得不算早,靠前的位置已经有人了,祝三也不大敢往前面挤,怕万一被认了出来,于是扯着一个身边的人问道:“这位老兄,出什么事了?”
那人三十来岁,见个十来岁的毛孩子管他叫老兄,有点好笑地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