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
第(4/4)节
没错,公治礼参加了二十年前的那场战争。他正是在那场战争中崭露头角、坐上了少将的位置。但无论他作战如何英勇,他都是联邦的“常败将军”。
其实这并不丢人,因为当时没有任何将领能阻止联邦兵败的颓势。
以至于在战后和谈会议上,联邦只能降低姿态,答应帝国的一系列要求,只为换取战争的结束。
平心而论,那张战争并没有给联邦和帝国两方带来根本性的创伤。但当时联邦内忧外患,既要派兵与帝国作战,又要花掉大量的功夫在应对星虫入侵上,长此以往,国力难以维系,联邦才决定在一切无法挽回之前主动与帝国“议和”——说是议和,其实与投降无异。
战争大多波及边陲星域,没有给其他繁华的联邦星系带来太大损伤。因此在联邦公民眼里,他们只知道这场战争他们输了,将所有的谴责集中在军部上。但他们却不知道,主张议和、强令军部撤退的其实是联邦政府。
那场从头到尾贯穿着耻辱的谈判会议,公治礼至今没有办法忘记。每次午夜梦回,他依旧是二十年前的模样——当时他虽然是上将,但还没掌握多少军部的权力,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星际联邦的外交团队在帝国人面前卑躬屈膝,而坐在谈判席上的伯灵用他轻巧却犀利的言语逼的联邦政府不断妥协,最终签订了割让领土的条约。
公治礼还记得,当时年轻的自己怀着满腔的愤怒,想要厉声斥责帝国无耻的时候,联邦的代表团长向他投来的悲哀却又麻木的一瞥:那是无声的阻止。
公治礼恨联邦的妥协,但更恨自己的无能。
二十年后,他再次与伯灵隔着光屏遥遥对望。
因为多年的苦心经营,他终于爬上联邦的军事统领之位,为此面目苍老、华发早生,第一眼看见他的人都不敢相信,他还不到五十岁——而面前的伯灵,却是风采依旧,二十年的岁月流逝,似乎从未在他身上留下痕迹。
……怪物。
第(4/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