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第(2/2)节
容貌不比年轻时,却气韵独绝,在剧团里有个‘一枝花’的名号。没人对此有异议,因为放眼望去,不论男的还是女的、年轻的还是年长的,愣是找不出一个比她时髦、比她出挑、比她有气质有韵味的人来。”
赵捷默默地听着,试图在心里勾勒出杜心苓的样貌。
他回想了一下,在自己不到二十三年的短暂人生经历里,究竟有哪些人能跟“时髦”挂上钩。
得出的答案有读戏校时穿着喇叭裤上街的同学们、烫了卷发戴着丝巾的年轻女老师。曾经为了不让所谓“城里人”的同学圈子笑话他老土而变得有些小“叛逆”的宋同或许也能沾上边,但唯独没有杜心苓唯一的亲生儿子杜誉。
赵捷哂笑了一下:那人在台上自然一丝不苟,可不上台的时候几乎毫不在意打扮。倘若杜心苓能活到现在,看到自家儿子是这般形象,不知道要作何感想。
“想到什么了?”见赵捷出神许久,竟还笑出了声,李淑茵不禁发问。
“没有。”赵捷立刻否认:“妈,杜心苓老师长什么样呀?咱家有她的照片吗?”
李淑茵遗憾地否认:“你净想好事。有杜誉的照片就不错了,哪来她的照片?”
她眯起眼,作回忆状:“她长了一张小巧干净的鹅蛋脸,眉毛画得细细的,一双眼睛格外有神。杜誉那张脸与她最像的地方就是眼睛。因为善于保养又不苟言笑,她脸上的皱纹也不太明显。那时是1960年,距离她因病去世只有两年时间,可是单看外貌,任谁也想不到她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
第(2/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