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节
第(4/7)节
间是短,但也不至于连八岁的小四都比不上吧……好吧,小四已经开始学写诗了,也许他是真比不上,可二姐姐也别说得他好象是个才开蒙的孩童一般呀。他都满十二周岁了……
谢徽之眼巴巴地看着自家二姐真的往二房的方向走了,却一点儿都不觉得高兴轻松,反而有一种羞耻的感觉,从内心涌了出来……
谢慕林到达二房的时候,发现谢梅珺也回来了。她的心腹大丫头正坐在宋氏院子的回廊下,抱着个手炉与二房的几个丫头说话,面上犹带几分忿忿之色。谢慕林走近的时候,还听到了一句话尾:“……姑爷竟然没有帮姑奶奶说话,任由族人指责姑奶奶,真是太过分了!”
谢慕林挑了挑眉,脚下一顿,可惜那几个丫头很快就看到她,闭嘴不提了,纷纷起身向她行礼问好。谢慕林冲她们微笑点头,打了招呼,便说:“祖母可在屋里?我来给她老人家请安。姑姑回来了么?”
那大丫头恭谨地道:“是,姑奶奶刚回来,正陪老太太说话呢。”说罢便有另一个宋氏房里的丫头快走几步,向屋里报告谢慕林来了,又掀起了厚厚的棉帘,请谢慕林进屋。
宋氏之前病了几日,吃过药后,大体上已经没事了,但还需要好生休养。如今一身家常打扮地歪在炕上,手里抱着手炉,应该是挺暖和的。可她面色不是很好,带着几分青白,也不知是不是病后伤了元气,又或是被谢梅珺在杨家的遭遇气着了。
谢梅珺看起来倒是跟平时差不多,除了眼角有些发红发肿外,对着侄女言笑如常,还拉着谢慕林的手问:“我听说你元宵后,要陪着你大哥进京接姐妹们回来?你是个懂事的好孩子,知道家里大人少,你娘又脱不开身,便主动站出来为家人分忧。只是你也要为自己多着想才是。你也还是个孩子呢,跟你大哥两个孩子一块儿走几百里的路,去接另两个十来岁的孩子,也只有你娘信你,才能放得下心了。虽说有位掌柜随行,但那毕竟只是打理生意的人,官面上的事务,他不方便插手的。回头我去族里替你请一位长辈护持,一路陪你们赶路。你不要推拒,我包管那位长辈不会管束你们,只会在有事时出面处理一些,你们几个孩子不方便处理的事,如何?”
谢梅珺都这么说了,谢慕林只能领了她的好意,又行礼谢过。
等坐下来后,谢慕林才试探地问了一句:“姑姑怎么这时候回家里来了?不是说这几日都会很忙,要到大年初二,才能来家吗?”
第471章闹翻
谢梅珺愣了愣,低下了头,有些不大自然地笑了笑:“其实也没什么,不过是在杨家那边受了些气,我心中不快,就忍不住回来寻母亲诉诉苦罢了。”
谢慕林早在院子里听到她丫头的抱怨时,就猜到是怎么回事了,如今得当事人确认,又见宋氏与谢梅珺母女俩都不是很忌讳这个话题,索性追问得详细些:“这是怎么回事?杨家好好的,怎么又来寻姑姑晦气了?!”
其实谢梅珺在杨家的待遇,一向不能算很好的。杨大太太不喜杨意全这个侄儿,连带的也看谢梅珺这个侄媳不顺眼。只是谢梅珺是谢家女,又是杨大老爷亲自做主给侄儿定下的亲事,每每听说她受了气,还会从扬州写信回来骂家里人,因此杨大太太也就只能在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为难人,又或是怂恿其他族中亲眷来给谢梅珺难堪了。这样等杨大老爷写信来问时,杨大太太就可以把责任都推到别人身上,自己落得个清白无辜。
今年因为杨四爷觊觎谢家水泥配方之事,杨家跟谢家已经闹过一场了。只因谢梅珺给杨大老爷写了信告状,杨大太太没办法再给杨四爷撑腰,威逼杨意全出面去向谢家讨要水泥配方,所以这件事就以谢家赢过杨家了结了。可杨大太太心中一直不甘心,每每见了杨意全与谢梅珺夫妇,总爱说些含沙射影的话。杨意全私下埋怨过妻子,不该擅自给大伯父写信。谢梅珺则完全无视杨家其他人的明嘲暗讽,她占了理,又得大家长撑腰,完全没什么可怕的。
等到大水过后,谢家向县尊大人献出水泥配方,又在竹山
第(4/7)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