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44节

第(4/6)节
信任我们一些吧。家里人少,成年人更少,大哥要进京接大姐,顺便去祭拜承恩公夫人,好全了礼数,免得叫人挑剔他不知礼。他有个那样的生母,本就已经很艰难了,为了日后的名声着想,坚持要走这一趟,乃是人之常情,我们也该多体谅些。

    “二哥要下场应试,三弟……我也知道他去考县试,只是试试水而已,谁都没指望他真能中,可他是弟弟,年纪又还小,我这个做姐姐的难道还能躲懒,却叫弟弟去受奔波之苦不成?四弟四妹更不必说。至于琴姨娘,心思叵测,还是别让她有机会跟曹家人碰头才是。这么一来,就只有我是最适合陪大哥进京的人了。你放心,我一定会小心行事的,不会让大哥他们出任何差错!”

    文氏默默听着,忍不住多看了女儿几眼:“你也别总把徽之当孩子,你跟他是同岁,只比他大了几个月罢了。”

    谢慕林干笑两声,她心理年龄都二十多了……好吧,这种话没法讲,她只能强自辩解:“我明年二月就满十三周岁了,那就是虚岁十四,已经是半个大人了!当然比三弟要大得多啦,他还是个孩子呢!十二岁的孩子!”

    文氏哑然失笑,摇了摇头:“行吧,你要去也可以,但要跟毛掌柜他们同行。他们横竖也是打算元宵节后回京的,又是习惯了走这条路的人,有他们照应,我才能安心。”

    谢慕林不再反对,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接着她又向文氏讨要一笔银子,用作旅行准备:“毛掌柜他们不可能走水路的,大哥也说了要坐马车走陆路,咱们家的马车不行,得想办法改装一下,才能坐得舒适些。我想要些银子做经费用,我的零花钱不够使。”

    文氏便算了算账,今年因为湖阴发大水,家里有一定的损失,万幸的是,夏收秋收都保住了,又有水泥可用来筑墙修坝,成本不算高,毛掌柜那边也带来了这半年里出租桂园所赚得的七八百两银子,收入算是不错了。

    其实,若不是毛掌柜那边另截流了一笔钱,用来改建珍珠桥大宅外院的部分院落,好用来出租给外人暂住,她这里能拿到的钱都够一千两了。

    桂园出租的生意,刚开始不算好,但入秋后,园中桂花飘香,全城闻名,慕名而来的客人顿时大增,收入连翻了两番,也把名声打响了。入冬后没有了秋桂做招牌,也依旧客似云来,想必明年的生意只会更好。等谢映慧姐妹回到湖阴,京中大宅就只剩下人看宅子了,支出大减,老爷谢璞又在北平站稳了脚跟,生意发展顺利,到时候,送回湖阴老家的银子,只会更多。

    既然有那么多收入,家里人口又少,这个年能过得很丰足了。就算她明年就要带着女儿家人北上,去除路费后,也依然绰绰有余。从剩下的钱里拨出百八十两给儿女做进京的费用,算不了什么。

    文氏很大方地拨了五十两银子给女儿,让她先用着,若不够再回来找自己。

    谢慕林觉得五十两还是很够用的,领了钱,便先回自己的院子,拿出纸笔与自制的木尺,先照着自己的想法,画出一驾马车的草图来。

    她手头没有弹簧,却不代表没有别的法子提高马车的避震效果,如果时间实在来不及,多铺几层厚褥子也行的。但其他取暖、烧水、收纳、起居之类的功能,家里原本的马车就几乎没有了。为了谢显之进京路上能好过一些,也为了自己的旅途不至于太辛苦,她少不得要找个靠谱的木匠,把家里的马车做一下修改了。

    正好,谢家湾老宅那边刚刚收留了一批新房客,当中就有原本专攻车辆制造的木匠,飞梭纺织机可以先放一放,让他先弄两辆改良的马车出来如何?老本行,做起来应该更容易些吧?

    谢慕林斟酌了一晚上的图纸,把好几种可能用上的方案都写上了,胡乱歇息了一夜,次日一大早就去找管家,然后又找上谢徽之,让他把图纸送到老宅那边去,请那位木匠看看,能不能帮着改造一辆马车。

    谢徽之对马车的图纸倒是能看得明白些,道:“二姐姐这些想法倒还好,却不知道来不来得及。虽说那位木匠大叔
第(4/6)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