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19节

第(3/3)节
言,原因在于匈奴王庭地处草原,人口少,物资缺乏,他们每次进犯大晋都是为了掳掠足以支撑到下一次进犯的食粮和器物。如果这次收获少,来年便会有大批部众死于饥荒。

    这样的后果,不是匈奴王庭愿意承担的。

    但是大晋也不是吃素的,怎么可能愿意平白损失自己的粮食和物资送给死敌。所以双方每次对战都是派精锐部队,下真功夫去打。

    等从明禾处得知,匈奴三王子的先锋部队连北歌城都打不下,他就肯定这个流言是假的。

    匈奴四位年长王子中,大王子和四王子是匈奴王第一位王后所出,二王子是宠妃所出,只有三王子的母亲是一位女奴。

    然而,三王子却能和这三位地位尊贵、饱受宠爱的王子相提并论,同样在匈奴王庭拥有不小势力,最大的原因是这位三王子和其麾下部队作战勇猛,不惜命,在战场上斩获战功无数!是匈奴诸军中最为悍勇的部队。

    三王子立身的根本就在于其战无不胜的悍勇。若是他败了,又如何能和其他三位王子竞争。换言之,他输不起。

    要让董章庭相信这样的部队,连一个北歌城都打不下,还不如让他相信西平伯突然脑子被驴踢了,真成了慈爱的亲爹。

    北歌城又没换将,又没增兵,亦或者加强防御,却突然打败了悍勇闻名的匈奴三王子先锋军。

    排除一切不可能,只剩下两种可能。

    第一,流言所言为真,三王子真的把精锐留在本部,只派了一群连北歌城守兵都打不过的废物参战;

    第二,三王子带来了精锐部队,不过为了达成某些目的,选择假败。

    朝廷中不少人,选择相信前者。

    其实这并非不可理解。

    毕竟,大多数人都更愿意相信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而董章庭相信后者,一是因为对匈奴局势的判断;而是因为惠明郡主。

    虽然尚且不知道惠明郡主在北疆做了什么,甚至和匈奴王庭达成了什么协议,但是一定和如今的局面脱不开干系。

    若是能找到匈奴四位王子带了精锐部队参战的证据,那世家大族就不会愿意让自己在军中的力量牵扯进北疆之战,反而会大力支持祁将军参战。
第(3/3)节
推荐书籍: